班组是治黄发展的基石,是实现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落脚点。
河南温县河务局大玉兰控导工程管理班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引领班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持续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使班组这个“小细胞”在平凡天地里展现“大作为”。
定标成“册”
大玉兰控导工程始建于1974年,是黄河下游河道整治重要节点工程之一,全长6400米,有68座坝垛护岸,每年汛期工程几乎全部靠河,出险概率高,运行管理任务重。
2021年12月,大玉兰控导工程管理班入选河南河务局推行一线班组运行管理标准化第一批试点。
“试点,就是要打造‘试验田’,我们必须把标准写在纸上,把规范刻在心上,把任务扛在肩上,把责任落到头上,形成一整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线班组管理经验。”温县河务局局长马锋利在该局班组运行管理标准化研讨会上强调。
会后,该局专业技术人员立即行动,认真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总结2021年温县黄、沁河洪水防御经验与不足,研究分析查险报险、信息采集、洪水抢险、现场指挥、后勤保障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标准。从标准化目标到标准化事项,从岗位人员到实际操作分工,专业技术人员“自上而下”全程组织指导标准化工作,一线职工结合各自岗位参与其中,大家沟通交流、集思广益。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他们把防汛、信息化、水行政等27个方面工作进行了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调整,形成一套包含工程概况、工作标准、管理事项、操作指引、记录表等5项内容的规范模板,编制完成运行管理标准化手册。
2月16日,河南河务局组织的大玉兰班组标准化观摩现场会上,《焦作黄河大玉兰控导工程班运行管理标准化手册》正式推送给与会单位交流学习。
以“册”行事
良弓在手,贵在速发,重在践行。温县河务局建立完善机关与一线的沟通协调机制,启动党员干部与一线职工“1+1”沟通模式。通过沟通交流,让一线职工明确标准化的目标和意义,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改进工作内容和标准。
该局还在一线班组全面建立“四维一体化”运行管理推进机制。“四维”指的是养护、运行、工管、水政4项工作,还特指经理、班长、组长、成员4个管理层级。“四维一体化”就是实现业务工作各负其责、分级管理一体推进。在这个机制中,既有主要领导亲自抓,还有分管领导具体抓,又有部门协助抓,更有一线班组长带头干。
褚滑锋,大玉兰控导工程管理班班长,负责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管理。丁利彬,大玉兰控导工程管理班副班长,负责工程日常运行观测和河道巡查管理。同在一个班组,却是“两套人马”,彼此工作没有直接交集。据丁利彬回忆,之前运行观测和工程养护结果都是经他汇总后报给工管科,再由工管科下达月度维修养护目标任务,这样既不利于班组统一管理,也影响工作效率。
自开展运行管理标准化以来,褚滑锋和丁利彬依据册子里的规范管理标准,每日早操时间分别向班组职工下达当日工作任务。两人以“册”管理,沟通协作“零距离”,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程安全系数,还减少了因工作沟通不畅带来的工作负担。
以“册”行事,巡查抢险无忧。大玉兰控导工程常年靠河,险情频发,在主汛期,养护职工做好工程维修养护的同时,还要与运行观测职工一起巡堤抢险,巡查频次有时频繁到1小时1次,不仅要上报水尺读数,还要观测河道大断面滩岸坍塌情况。由于观测点分散,路程遥远,人员有限,加之抢险与巡查同步进行,连续作战,令他们感到身心疲惫。
孙志东是温县养护第三分公司职工,在2021年秋汛期间参与一线巡查。他平时在机关从事养护内业资料整理,下沉一线后,总是担心工作做不到位,常常看了又看,生怕漏掉哪个关键要素导致观测数据不实,影响科学决策。近日,当他拿到运行管理标准化手册时,不禁感慨道:“这真是基层工作‘一本通’,要是早点编出来,我也不至于忐忑不安了。”他还自信地说:“今年如果还要下沉一线,我第一个报名。”
信息融合
在大玉兰控导工程管理班,有一个多功能综合会议室,可以说是温县黄河科技“前沿阵地”。室内安装的“黄河坝岸险情监控自动报警报险系统”,能直观展示险情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抢护的全过程。
2015年以来,温县河务局积极开展面向信息化的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在大玉兰控导工程30号坝至34号坝上,分别安装了15个监控点和5条传感器线路,通过黄河内网把远程监控画面快速传输至自动报警报险系统,遇险情发出报警信息,提醒运行观测人员确认险情。
张磊是温县河务局运行观测科的网络管理人员,也是该系统的主要研发人之一。据他介绍,该系统自2016年试运行以来,24小时监控大玉兰控导工程,已累计自主发现险情10余次,大大减轻了一线职工的运行管理压力。
除此之外,会议室里还有一套“小鱼易连”视频会商设备。2021年伏秋大汛期间,利用该设备实现省、市、县级河务局与班组“四级视频”直通,让政令畅通无阻,让决策部署直达防汛一线。
该班组还有随时可移动报险的G3网络电话、测量河道断面的远红外测距仪、遥测河势的无人机等设备。信息化技术保障了防汛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
以文化人
大玉兰控导工程管理班院内有一座小亭,名为“玉兰亭”。温县河务局创新推出“玉兰亭故事会”党建文化品牌,以群众视角、朴实语言,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黄河好故事,激励干部职工昂扬奋进。
玉兰亭故事会自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6期,邀请法官、温县河务局党组书记、陈家沟博物馆管理员、移动5G研发人员、焦作黄河“小水滴”等人士,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方式、管理效能、工作重心及困难等与一线职工交流座谈,不断提升一线职工的综合管理水平。
2021年,在国家机关工委组织的“建党百年”图片展中,“玉兰亭故事会”第一期法治篇照片成功入选,是黄委唯一入选照片。
为了有效传递和弘扬正能量,大玉兰控导工程管理班还制作了红色家书主题文化墙,设立了班组荣誉榜。自2019年以来,班组先后荣获黄委“先进班组”、黄河工会“示范性先进班组”、河南河务局“温馨型特色班组”等荣誉称号,涌现出“黄委技术能手”谢思杰、“黄委劳动模范”许国强、“河南河务局抢险技术能手”王铎等“明星”职工,以及褚滑锋、张世海、宋海涛等复合型人才。在他们的带领下,职工之间比进步、比贡献、比业绩蔚然成风,呈现出百舸争流之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标准化建设正让黄河岸边绽放出一朵最美的“大玉兰”。(成素霞 冯志达 郭培培)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