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焦裕禄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3-10-12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在河南兰考,九曲黄河完成了它那最后一弯。兰考因地势险要,素有“豆腐腰”之称。历史上,黄河这一湾曾多次决堤,黄河大堤内形成了多处沙丘沙岗、岛屿沙湾。多次的决堤给兰考人民带来的是内涝、风沙、盐碱三大灾害,以至于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饥荒。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黄河的治理,把治理黄河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和1958年两次到兰考视察黄河,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一伟大号召。1962年,兰考遭受到了历史上罕见的灾情,风沙、盐碱、内涝加上自然灾害,一冬无雪,三春无雨,风沙打死了21万多亩麦子,秋天又遭内涝,淹死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碱死了10万亩新苗,全县的粮食产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全县36多万人当中,灾民就有19.3万人。正是这一年的冬天,党把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派到了兰考,带领兰考人民揭开了攻坚脱贫、全身心投身治黄事业的新篇章。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重重的困难,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36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他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兰考的日日夜夜,焦裕禄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头。

一个北风呼啸的夜晚,他带着县委委员来到火车站了解受灾群众外出的情况,看到出外逃荒的群众,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为此,他支持撤销“劝阻办”,成立“除三害”办公室。

又一个风雪铺天盖地的冬日,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在梁孙庄,他走进一间低矮的茅屋,看望双目失明的老大娘和身患重病的老大爷。老人问:“你是谁啊?”焦裕禄回答:“我是您的儿子!”老人听了,眼里噙满热泪。“我是您的儿子”这句话道出了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也赢得了群众的永远铭记。

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天天跑着的人,肝病早已非常严重,甚至只能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以痛止痛,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入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肝区的疼痛一天天加剧,他总是强忍,但一谈起县里的情况就精神焕发。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病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的“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真切表达了焦裕禄同志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

凡事探求就里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

为彻底摸清兰考的自然情况,焦裕禄带领由120多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的“三害”调查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三害”中,风沙是每年最先降临的第一害。焦裕禄对“三害”的调查就是先从调查风沙的危害开始的。当听说张庄附近有座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封固,几年来一直没让风沙搬走时,焦裕禄眼前一亮,立马前往张庄向堆坟的老庄稼户魏铎彬请教。经了解,魏铎彬母亲的坟每年冬春都被狂风掀开,他就尝试着挖出地下淤泥,把坟盖住,这样风再大也刮不开了。按照老庄稼户的经验,焦裕禄率领干部、群众进行小面积翻淤固沙、封闭沙丘试验。试验取得成功后,又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兰考群众用这种“贴膏药”的办法把全县危害最大的一些沙丘,全部用淤土封闭。

兰考盐碱地多,碱的种类也多;碱性不同,治理办法也不同。焦裕禄高度重视问计于民,他还专门住进70岁的饲养员肖位芬老大爷的牛屋,请教治理“三害”的办法。肖位芬告诉他:想治盐碱最好种泡桐,沙土窝里种泡桐树,能挡风防风、压沙固沙。焦裕禄听了非常高兴,说:“这个主意好!”。有次焦裕禄走访农村,发现有家人的田种得比周围人都好,便赶紧去打听,才知道这家在种菜时对盐碱地做了比较深的翻整。经过反复摸索,焦裕禄又想出了办法:在不出苗处(即盐碱斑处)挖深沟,下雨时,含盐碱的水顺着深沟流走,而挖出的土堆经过暴晒,再回填,加入杂草,然后灌水,洗盐压碱来改良,这样的土地就适合种植庄稼了。

但治理水患、消除内涝是治理盐碱的关键所在。1963年5月18日,兰考连降了七天七夜暴雨,整个县城一片汪洋。为了弄明白哪里堵水,哪里走水,哪里需要挖沟,哪里需要开河,焦裕禄带领县委干部拄着棍子,披着雨衣,在齐腰深的雨水中一步一步地实地测水量、探流向,查清洪水流势,提出治理方案。随同调研的一位同志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上前劝道:“焦书记,你在家守着电话,我们三个下去吧。”焦裕禄摆摆手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要亲自探一探水路。”

就这样,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焦裕禄不顾病魔缠身,带领“三害”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120个日日夜夜,艰苦跋涉5000多里,终于查清记录了全县84个风口、1600座沙丘的具体方位、面积和高度,初步掌握了全县风沙、内涝、盐碱发生的规律,绘出了一幅根治兰考“三害”的宏伟蓝图。

最终,焦裕禄总结出除“三害”的方针、方法,兰考除“三害”取得显著成效。到1965年,兰考县初步实现粮食自给。而随着像焦裕禄这样的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历史上不断泛滥的黄河,真正变成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现在,无数泡桐蔚然成林,为兰考遮风挡沙。50余年间,泡桐林默默守护着兰考,树下纳凉休闲的村民越来越多,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敢教日月换新天”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

“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劳动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兰考内涝、盐碱、风沙“三害”肆虐的悲惨景象。困难象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就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了。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同志不畏艰辛,风餐露宿,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对兰考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真正知道了兰考的困难在哪里。在他的带领下,依靠群众,众志成城,开创性地创造出了一套治理“三害”的方法,最终战胜了重重困难,闯出了一条生路,带动了兰考的发展。

在治水方面,焦裕禄同样不怕矛盾复杂、任务艰巨,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

1963年夏,豫东鲁西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兰考地区堤内白浪连天,平地行船。面对这种情况,兰考人准备破堤,山东人加强了堤防,局势对立紧张,一触即发!焦裕禄得知后冷静周旋,协调双方商定具体的治水方案,但却因意见不同而争执起来。焦裕禄忙制止道:“不论是华东局还是中南局,我们都应该服从社会主义大局;不论是山东省还是河南省,都得实行多快好省;不论菏泽专属还是开封专属,都要执行团结治水的总部署;不论曹县还是兰考县,都是在党领导下的兄弟县。是不是这个道理?”听罢,双方气氛缓和,随后签订了《关于兰考县与曹县拆除太行堤阻水工程的协议》。该年11月28日,经两地共同商讨,中央水利部裁决,决定拆除太行堤所有阻水工程。焦裕禄和兰考县委亲自组织两万名民工进行施工。从此,兰考与曹县多年的水利纠纷得到了彻底解决。群众高兴地说:“老龙潭要变成粮食囤啦!”

艰苦朴素、廉洁奉公

“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禄严以律己、严管子女,不搞特殊、艰苦朴素,从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子女和亲属谋取任何好处。

他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开襟解怀、卷起裤腿同群众一起劳动,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他看到妻子到县委食堂提开水,立刻批评妻子不能带头破坏了办公的秩序;他临终时嘱托妻子:“我死后,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他的儿子一次看戏没买票,焦裕禄事后让他补了票,还专门起草了《干部十不准》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大女儿焦守凤初中毕业后,本可以做县委干事、学校老师或者打字员、话务员,他要求“干部子女不能去好单位”,焦守凤就去了酱菜厂,他又叮嘱厂领导:“不能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安排轻便活,要和其他工人一样对待”。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他用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修了又修,舍不得换,一次有个干部提出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他反问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组织上照顾他3斤棉花,他知道后就说:“那不中,我们不能多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生活上的困难要靠自己省吃俭用去解决。”在病情恶化的时候,他还说:“兰考是个灾区,群众的生活很苦、很困难,吃这么贵重的药,我咽不下去!”

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兰考党员干部群众信任、信服的“领头雁”。尽管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焦裕禄的故事依然脍炙人口,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