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剑成锋

——记第四届“最美黄河人”武世玉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3-08-18

春风和煦,万物生辉。2023年4月,河南武陟第二河务局的基层职工武世玉,在第九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第一,这是他用坚定的信念、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多年不懈努力换来的成果。

奋斗青春 不负韶华

武世玉退伍后参加治黄工作,他转业不转志,依旧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新姿态投入新岗位。为掌握更多的治黄技能,武世玉苦练治黄本领,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将竞赛中发现的弱项在工作中勤加练习,再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用于竞赛,多次在河道修防工、闸门运行工及防汛抢险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在备战第九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期间,他坚持跑步练体能,限时练习实操内容,晚上学习理论到深夜,偶有的闲暇时间也用来和同事探讨水利知识,用“手快、眼准、心稳”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在决赛中一举夺魁。

学以致用 逆境锤炼

2023年年初,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正酣,建设的关键期正好和农历春节重叠,他便和同事商议,让家在外地的大学生回去踏踏实实过新年,本地职工留下继续干活,以保工期不延误。一个月没回家的武世玉在大年三十当天回家吃了顿团圆饭,又匆匆赶回工地……春节料物进场最忙的时候,他一天一夜没有合眼,偶尔趁着装卸的空档休息几分钟。

“迎着朝霞出,伴着晚霞归”是武世玉的工作常态,外人看来辛苦的工作,他却乐在其中,“年轻人就要自找苦吃,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学到知识,进步也就越快”。工作中,武世玉善于钻研施工技术,不断提出关键性技术建议,成为河道修防方面的“多面手”。

传承技艺 追求卓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武世玉为了传承发扬治黄技能,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能经验和心得总结成操作要领,无私传授给同事们。并多次参加技能鉴定培训授课、业务骨干大讲堂、防汛抢险业务培训等,累计培训技能人才800余人次。他还积极参与“师带徒”活动,多次在技能培训及竞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工作者。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武世玉主动加入科技创新团队,与同事们一道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河南省水利科技创新成果奖2项、黄委“三新”认定3项、河南河务局科技火花奖6项、科技创新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6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勇挑重担 冲锋在前

W020230817362816771736.jpg

武世玉(右三)

2021年黄沁河流域出现历史罕见伏秋大汛,黄河流域及沁河多次经历大流量洪水过程,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武世玉迅速进入应战状态,主动请缨前往沁河堤上参加一线值守,查险报险、观测河势、排查水雨毁工程、指挥抢险机械进行根石加固、指导群防队伍开展巡堤查险、对群防队伍开展技能培训都是他日常的工作内容。鞋子磨破了,脚也磨烂了,皮肤晒得黝黑,休息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谈起那些日子,武世玉总是说:“我一点都不怕累,累一些心里更踏实。”他的专业程度受到了群防队员的连连称赞,更坚定了他学好治黄技术技能的决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不断的努力,武世玉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获得黄委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最美河南黄河人、河南河务局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河南河务局优秀技能人才、最美黄河人等荣誉称号。面对取得的一系列荣誉,武世玉选择归零翻篇再出发,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对黄河事业无限的热爱。(穆婷婷 张聪)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