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如棋局,因势布局则满盘皆活。
实施“梧桐树”引才计划、“墩苗育苗”育才计划、“筑峰赛马”用才计划,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创新平台聚才育才行动等17项人才行动……今年以来,河南河务局紧紧围绕河南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大局,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全面构筑人才优先发展格局,提出了“512”人才工程,强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地生根,为实现河南黄河保护治理“1562”发展格局,完成河南黄河“八大攻坚”任务,推进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破 题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人才强局,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以人才群力推动工作,才能永葆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长期的治黄工作中,人才在支撑河南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短板,成为制约事业发展进步的“瓶颈”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同时,随着重大国家战略进入深入推动的新阶段,推进新阶段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任务更为繁重、挑战更为艰巨、形势更加严峻,作为河南黄河保护治理专业机构,要求必须紧跟步伐,面向河南黄河保护治理的主战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聚焦水安全保障关键领域,开展防洪保安、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技术攻关,加快攻克技术难题,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新时代中央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黄河保护治理事业的发展需要和人才自身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推动人才工作进一步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河南河务局党组结合局情和工作实际,发布“512”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实施“512”人才工程。
布 局
7月25日,全局科技暨人才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水利部、黄委科技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十三五”工作成绩,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启动实施“512”人才工程这一人才发展战略,作为未来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河南河务局“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方向。
全局科技暨人才工作会议后,局党组印发《河南河务局“512”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科学设定人才工作目标,实现人才素质显著提升、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实现突破。到2025年,人才总量6000人左右,人才队伍中硕士研究生以上500人(其中博士15人左右)、副高级以上职称10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0人左右)、技师以上职业资格2000人(其中高级技师职业资格400人左右)。在具体工作中,首次搭建了“3+17”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实施“梧桐树”引才计划、“墩苗育苗”育才计划、“筑峰赛马”用才计划等三项人才计划,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创新平台聚才育才行动、招录招聘人才质量提升行动、实施重大项目育才行动、艰苦岗位育才行动、创新团队育才行动等十七项人才行动,以立体式框架全方位推动人才工作,整体提升人才创新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新阶段河南黄河保护治理事业中来。
起 航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512”人才工程是一项庞大的体制类综合性系统工程,推动这项伟大人才工程向纵深发展,局党组的引领带动作用至关重要。从这项人才工程启动伊始,局党组就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强化党组(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党组(党委)年度重点任务目标考核,要求各级党组(党委)每年专题研究人才工作不少于2次。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党组(党委)统一领导,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积极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在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上,多次提出以“512”人才工程为重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围绕“引才、育才、用才”,通过实施“梧桐树”引才计划,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河南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实施“墩苗育苗”育才计划,加快优秀年轻人才成长成才;“筑峰赛马”用才计划,为人才成长搭建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把更多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来。
为确保“512”人才工程落地生根、落实见效,河南河务局人劳处结合以往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有益探索,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详细归类,哪些是创新性工作需要开拓思维打破常规的,哪些是日常工作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效能的,哪些是政策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前瞻性研究的……,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实施方案中各项具体目标任务逐项进行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实行清单管理,确保项项目标有落实,件件任务有分工,样样工作有人抓。
保 障
密集出台一系列高端人才评选管理办法。印发《河南河务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评选与激励办法》《河南河务局优秀“师徒金搭档”评选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河南河务局一线技术带头人培养管理实施方案》等,坚持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发展并重,高端技术人才与基层人才建设同步,协同发力推动各领域、各层级人才百花齐放,增强治黄话语权,共同助力河南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发展。
建立局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将国家级、省部级、委级、局级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组联系服务的专家范畴,注重对专家的政治引领,与专家交朋友、结对子,邀请他们参与重要政策、重要规划、重大科研项目等的研究、论证和咨询,鼓励专家结合专业特长和研究领域建言献策,发挥智囊作用。
建立干部荣誉退休制度。《河南河务局机关干部荣誉退休制度(试行)》颁布并于今年4月举办第一场干部荣誉退休仪式后,局属各单位纷纷建立干部荣誉退休制度,为退休干部举办荣誉退休仪式,一本荣誉退休证书、一块治黄纪念章、一段难忘的治黄生涯回顾……提升了干部退休的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和退休仪式感,充分体现了组织的温暖和更多的人情味。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经费支持力度,拓宽经费投入渠道,统筹人才专项、科技计划、公益基金等相关渠道经费,积极争取上级各类经费支持用于人才工作。鼓励各单位较大幅度提高人才工作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
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中央和上级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弘扬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强化对人才的组织关怀,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激发和引导人才积极投身新阶段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
答 卷
厚重的“人才账本”,夯实河南黄河人才建设的家底,“512”人才工程首战告捷。
领导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站位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持续调整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2022年提拔调整正副处级干部69人,其中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7人,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10人,基层水管单位主要负责人12人,这12人中研究生学历2人、全日制本科学历10人,对11个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20个局属单位领导班子进行补充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年龄、经历、知识、素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取得新成效。选派干部挂职青海贵德县委常委、副县长,选派2名干部赴沿黄县挂职副县长,选派2名青年干部赴西藏开展技术援助,选派31名青年技术人才参加黄河下游涵闸改建和“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与黄科院联合选派8名博士到基层挂职县局总工程师、党组成员,强化基层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基层贡献力量。
招录(聘)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创新方式,通过加大局直单位设岗比例、博士人才“一岗一策”等方式,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河南黄河就业,其中研究生比例占46.8%。2023年研究生所占比达38.3%;事业公开招聘中,研究生所占比达71.7%。
专业技术职称取得新突破。正高级、副高级职称通过人数为历年最好成绩,正高级职称申报人数和通过人数连年实现“双提升”,高级工程师连续两年通过人数全河第一。组织各单位做好中级职称申报人员动员,通过召开会议、集体座谈、“一对一”提醒、发放提示卡、制作台账跟踪管理服务等方式,做好动员,确保提醒到每一位符合申报条件人员。
高层次人才推荐工作取得新成绩。完成国家、水利部、河南省及黄委高层次人才推荐工作,1人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被评为黄委优秀青年人才,12人获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四级岗位聘用人选,1个首席技师工作室获全国农林水利气象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全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推荐选拔,共评选首批高层次人才36人,以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为核心的三级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形成。
创新成果推荐再获佳绩。在水利教育协会组织的第二届水利职工创新成果和2020-2021年度水利职工教育理论研究两项成果评选中取得佳绩,均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成果数量在所有参评申报单位中均位列第一。
岁末已至,万象更新。2023年,河南河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锚定“512”人才工程建设目标,紧盯引进、培养、使用关键环节,实施“梧桐树”引才计划、“墩苗育苗”育才计划、“筑峰赛马”用才计划等三大人才计划,更深入地推动“512”人才工程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新阶段河南黄河保护治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卜占锋 李锟)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