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30206号提案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5-08-04

关于开展黄河生态走廊综合科学考察 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提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其流域横跨东中西部、覆盖中国九省区,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基础工业基地,关系着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人民福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黄河流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沿黄各省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豆腐腰”部位,是千年治黄的主战场,也是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的核心区。因此,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学考察,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黄河问题,把保护黄河、确保黄河安澜上升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首次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2021年10月和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分别在济南和兰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把黄河流域保护发展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黄河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科技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推进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但也有不少难题亟待进一步破解。

河南作为这一重大战略的首倡地、沿黄经济的集聚区、黄河文明的孕育地,五年来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2025年1月,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在黄委会、开封市、周口市等地走访调研时连续两次关注黄河关键问题,提出河南要坚定扛牢保障黄河安澜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响应“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南落实落细。特别是刘宁书记在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河南要主动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上努力探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刘宁书记的部署要求为我省做好黄河治理保护、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

近年来,河南科技界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等方面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落实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比如,2024年10月25日-27日, “黄河生态水文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吸引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瑞士工程科学院刘俊国院士、法国科学院Yvon Le Maho院士、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知彬等在内的来自国内外20多家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2024年12月14日-18日,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拓可持续和理想的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在郑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峰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汇聚了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举办全体大会和平行论坛共计100余个。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幸福河”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答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份答卷,河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应当展现新的担当和更大的作为。为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努力开创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议在我省前期关于黄河问题的科技攻关、科研成果以及以上两次学术会议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开展黄河生态走廊综合科学考察,为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科技支撑。

1.联合省内优势高校与科研单位,开展黄河生态走廊综合科学考察,以黄河河南段为重点,系统调查研究 “水量-水质-生态”三维水资源短缺、水沙关系、黄河水患防御、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2.构建幸福河评价地方或国家标准,评价黄河流域及其子流域河流幸福指数,构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机制,服务美丽河南建设;

3.加强黄河文明传承与保护,打造黄河文化河南品牌,加大黄河生态文明外译与传播力度,提升公众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贯彻落实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5.形成科学系统的调研报告,评估黄河流域水安全现状,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策略,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