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黄河“郑”声嘹亮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5-01-10

大河汤汤于华夏,游龙奔马在商都。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落地实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响彻商都碧空。九曲黄河在河南郑州激荡起雄浑的新时代交响曲。

行稳致远,守护安澜使命必达

1736505864338.png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续建

守护安澜河,聚焦生态河,勾勒美丽河,建设富民河,弘扬文化河。2024年,郑州河务局开创了郑州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首次编制完成《郑州黄河抗旱应急预案》。落实“政府主导、应急统筹、河务支撑、部门协同、联防联控”的黄河防汛工作机制,有效妥善应对辖区旱情及黄河干流3次大流量过程。为更加高效、精确地获取黄河坝前水深等专业数据,自主研发“秘密武器”——飞潜一体智能测艇,为黄河进行可视化“健康体检”,实时为防汛抢险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代表黄委参加北京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展会。同时,筑牢水旱灾害防御的坚实屏障,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手抓两手硬。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全部完工,稳步推进“十五五”防洪工程。其中惠金段工程高分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郑州河务局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对沿黄百姓的郑重承诺,也是郑州黄河人深厚的为民情怀。

自带“绿”镜,“美”一帧都是大片

1736505970272.jpg

高空俯瞰桃花峪黄河大桥和中下游分界碑广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郑州河务局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强河道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滩区生态环境。从被称为“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到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黑鹳等珍稀鸟类“频频亮相”,郑州黄河已逐渐成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儿在此“定居”,尽显大河之美的勃勃生机。有“郑州市民后花园”之美誉的南裹头广场,是惠金黄河段30里画廊的重要点位之一。经过系统治理和保护,这里一年四季游客如织。看黄河水之浩瀚缥缈。俯仰之间,尽是如画美景。不仅是南裹头广场,包括郑州黄河众多治河实践表明,积极落实河长制和黄河郑州段生态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治理保护举措。2024年,黄河惠济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花园口景区获评郑州市第二届“十佳地标打卡地”。这正是郑州黄河人奋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是积极响应“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的鲜活注脚。

1736506072111.jpg

郑州黄河晚霞

以民为本,幸福黄河绘就蓝图

1736506183782.jpg

河桥天一色

推进郑州黄河治理保护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万里在胸的思维和眼光,要明确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郑州黄河人关心着当前的黄河,也擘画着黄河的未来。2024年,郑州河务局全面贯彻“四水四定”要求,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切实做好“水文章”,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科学编制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加强用水计划执行监管,实现辖区取水口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郑州市黄河用水节水成效显著。同时,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完成重大工程改建项目,不断提升涵闸引水能力,全力做好抗旱保灌保供水工作,为灌区粮食丰产丰收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创新实践,黄河文化焕发新生

1736506229732.jpeg

郑州黄河记忆手绘地图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文化,呼应时代,穿越风雨,展现自信,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的商都焕发新生。“黄小惠带您游黄河”系列从大家耳熟能详的花园口记事广场、将军坝,到了解不深的标准化堤防、郑工合龙碑,通过短视频形式讲述黄河文化故事,先后被多家媒体转发并登上学习强国“百灵”栏目,影响广泛、成功出圈。治河技术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进步,然而那些老技艺、老器具中蕴含的治河精神值得代代传承。修缮七八十年代大堤留下的防汛小屋、精心打造职工创新工舍、鼓励职工学习传唱黄河号子、系统排查梳理辖区水利遗产名录。2024年,郑州河务局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上步履不停、不懈发力。加大黄河治理文化研究和弘扬力度,创立“郑州黄河记忆”实体项目品牌,打造防洪抢险科普馆、标准化堤防广场、黄河中下游分界碑广场等28处文化研学展示点;出版《河南黄河故事(郑州卷)》,编撰《安澜长卷画中行》,郑州黄河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持续得到提升。惠金、中牟河务局获评河南河务局“黄河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花园口险工、金沟控导工程入选河南首批“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实践基地。  

1736506268457.jpg

出版《河南黄河故事·郑州卷》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涛涛黄河水流淌着商都历史的经纬。黄河之滨的郑州,“安澜黄河、生态黄河、美丽黄河、富民黄河、文化黄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幸福泼墨中徐徐展开……(高璐瑶)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