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现,开封黑岗口险工段已是一派繁忙。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从繁忙的水毁修复现场,到细致的堤防巡查,一场覆盖全流域、贯穿各环节的黄河防汛备汛工作正全面展开。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唯有扎实行动;这里,传统经验与创新探索交织,开封第一河务局全体职工枕戈待旦,共同筑牢守护大河安澜的坚实防线。
备足“粮草”
清仓查库(暴文博_摄)
仓库内,空气闷热凝重,防办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块陈旧的“手硪”标识牌取下。“这些牌子有些字迹模糊,位置信息也不符合最新要求,找起东西来费劲。”他一边解释,一边将崭新的蓝色标识牌固定在货架显眼处。新牌子上,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库存数量、储备年限等信息一目了然,右上角还印着醒目的二维码。旁边的同事手持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屏幕上立刻跳出该物资的详细介绍。
清仓查库不仅为“摸清家底”,更要“备足用好”。该局在完成核对账目、补充消耗性物资、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淘汰报废超使用期物资等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对防汛库房的空间格局进行统一规划布置,重新分配库容,合理设计物资的放置区位,并对原标识标牌进行统一更换,使防汛库房在美观的同时达到标识标牌醒目、内容完整准确,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我们对大型机械操作手进行了集中培训和实操考核,确保关键时刻设备拉得出、用得上。”防汛办公室副主任强调。清晰的台账、充足的储备、熟练的操作人员,为防汛抢险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精研“战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开封第一河务局严格依据最新发布的防洪预案编制导则,结合该局黄河汛期特点和排洪能力分析成果,对预案体系进行了全面审视和系统修订,涵盖黄河防洪预案、工程抢险预案及黄河滩区蓄滞洪运用预案等。
滩区社会经济调查(王珏_摄)
“我们不仅核对人口户籍,还实地登记房屋结构、耕地面积、主要经济作物、工业产值等。”负责滩区社会经济调查的人员介绍。为掌握滩区最新数据信息,预案编制人员提前数月深入沿黄各村镇,通过无人机航拍、群众走访、电话咨询等方式开展调查,积极与村委书记和村内群众沟通对接,对所辖17个自然村的社经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并登记造册,与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确保数据真实有效。这份建立在扎实滩区调查基础上的预案,详细标定了不同洪水量级下的淹没范围、影响人口、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及物资分配等,确保了预案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动依据。
苦练“精兵”
防汛抢险演练(王珏_摄)
汛期将至,水势渐涨。开封第一河务局参演的“使命-2025”防汛抢险演练正在黑岗口险工紧张进行。警报声突然响起,模拟黑岗口险工39坝迎水面由于大溜顶冲造成根石走失,坦石坍塌险情,需紧急加固!指挥中心指令迅即下达,多支抢险队伍闻令而动,奔赴模拟险情点。
演练伊始,由技术骨干组成的巡查分队迅速进入状态,他们顶着烈日,手持探杆、记录本和专业设备沿指定河段展开“拉网式”排查。“报告指挥中心,确认39坝迎水面中段根石走失严重,险情正在发展!”精确的险情信息第一时间传回,为后续抢险争取了宝贵时间。
险情确认,处置紧随。大型挖掘机轰鸣着将块石装入预先展开的铅丝网片中,抢险队员迅速进行“编笼-装石-封口”作业,动作一气呵成;装载机稳稳地将装满巨石的铅丝笼精准抛投至模拟险情位置,激起巨大水花,迅速填补水下空缺,稳固坝基;数辆满载散石的自卸车已在坝顶就位,在安全员精准指挥下缓缓倒至指定点位,车斗升起,大量块石倾泻而下,迅速形成保护层……整个过程,机械操作手与抢险队员配合默契,指令清晰,动作规范,在模拟的紧张氛围中高效完成了抢险任务。
备汛的号角已然落定,守护的征程未有穷期。开封第一河务局正以最万全的准备、最扎实的行动、最坚韧的意志,在惊涛骇浪前筑起一道冲不垮的防线,确保开封城区段黄河安全度汛。(王珏)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