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泡桐的自述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3-10-13

嗨,大家,我叫泡桐,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株泡桐树。

我们本来不长在黄河边儿的。

听我的朋友们说,1962年冬,有一位叫焦裕禄的人来到兰考工作。他带领这里的人民,同肆虐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作斗争。通过调研,他发现了我们泡桐的价值——能在沙窝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既能挡风又能压沙;并且我们泡桐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

于是,他和他的战友们把我的朋友们撒播在黄河大地——兰考,因此我们开始在黄河边儿扎根。

黄河灌溉着我们泡桐,我们泡桐和黄河成为了并肩作战的好友。她告诉我,她很感谢我们的到来。

历史上,大大小小的黄河决口泛滥有1500余次,在华北平原的黄泛区,这里有着被黄河水患困扰的深刻的历史记忆,在农业时代,黄河决口的每一次的灾难都是毁灭性的。

黄河含沙量巨大,在平缓的地区,泥沙淤积在河床之上。黄河北徙之后,那数百公里的黄河故道以及河水泛滥区域,泥沙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每逢大风天气,黄沙漫天,侵袭着庄稼和山林。黄河故道及周边许多地区,都面临着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和风沙侵袭的问题。

兰考县境内有多条黄河故道,这个问题很尖锐。上世纪60、70年代,全县有40万亩的沙化土地,有的沙丘能堆到近10米高,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他带领群众在黄河故道上种下了我们泡桐一株,起到了治理黄河的功效。

她的使命是成为一条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她的感染下,我也想成为一株造福人民的幸福树。

得益于黄河的无私灌溉,这些年来,我们在兰考生长了1000多万棵,年采伐量是2万立方米。

据说,大量的泡桐使兰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民族乐器之乡。在堌阳镇徐场村,村里105户村民,95户村民开办有民族乐器制作加工作坊。

我很开心,我们在兰考极大发挥了生命的价值。

兰考共有各类民族乐器生产企业219家,规模以上企业19家,年产各种民族乐器70多万台把,配件500多万套,年产值20多亿元,带动各类从业人员1.8万多人。仅该村就生产各种古筝、新筝、古琴、二胡等20个品种30多个系列,年产值1.5亿元,带动就业1200余人。同时,兰考发展培育现代家居,形成家居特色小镇,曲美、欧派、索菲亚等上市企业落户兰考,带动六个乡镇专业园区发展和吸纳就业,全县家居及木制品行业1700多家,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带动就业8万人。

在和黄河的搭配下,我们泡桐还能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绘就乡村振兴的底色。

在黄河岸边,张庄村23户村民陆续干起了农家乐。不少贫困户,靠我的朋友——黄河生态旅游民宿脱了贫、致了富。那年总书记曾探望过的贫困户闫春光,在县里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下,开办了蛋鸡养殖场。养殖规模从2014年的1000只,发展到现在的1万只,鸡场纯收入30万元。

眼下正是4月,我开花了。

在方方正正的防汛石和黄河岸的空隙中,我们密密地长满了硕大的树干树叶。清风袭来,阵阵清爽。

欢迎你们来兰考看望我和我的朋友。

观河赏花,岂不快哉?(汤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