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黄河岸边的风可以诉说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3-10-13

如果黄河岸边的风可以诉说,您一定会听到许许多多的故事!我们的先民如何聚族而居、营建村落,我们的文化如何亘古绵延、厚重灿烂,我们的民族如何浴血奋战、守卫国土,我们的智慧如何抚平汹涌、治河兴河……

如果黄河岸边的风可以诉说,您一定会认识许许多多可爱的治黄人,他们日夜与河水相伴,听熟了黄河的声音,摸透了黄河的脾性,深深地爱着她,默默地守护着她,在青丝华发的岁月流逝中奉献火热青春,在初心不改的实干奋斗中镌刻下无悔深情!

如果黄河岸边的风可以诉说,在孟津黄河的岸边,您一定能听到一首关于青春的赞歌。

架子车旁的青春往事

70年代的风,在刘贵德老先生的记忆中,一定是火热的,就如同他建设祖国、建设黄河的赤城之心一样。

刘贵德老先生是孟津河务局的退休职工,曾参加过1946年黄河花园口堵口,1948年10月开封解放时刘贵德登记成为人民治河队的一员,可以说是党领导的人民治黄史上第一代治黄人。

吃过旧社会的“苦”,年轻的刘贵德对新中国有着真挚而热烈的情感。他曾在1958年的《自传》中写下:今后保证克服(自身缺点),在工作中考验和锻炼自己,有决心、有信心改正。为建立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为全人类的幸福——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

这些豪言壮语是新中国无数青年的心声!言语是热切的,行动是朴实的。1949年刘贵德被调往武陟,大樊堵口胜利后,转业为农。政府教育中,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1953年重新回到了治黄队伍,从此一生与黄河结缘。他先后在武陟、巩县从事各项治黄工作,后因技术娴熟被选调到孟津黄河段(现为孟津河务局)参加修防任务,一直工作到退休。

建国初期,黄河工程面貌十分简陋,有时沿黄村民堆起的矮土坡便是防御黄河主要“工程”,当时修防重点几乎全部是修筑堤坝。而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还没有机械化的概念,人便是劳动主体,农用架子车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一、二百斤的石头搬来运去,一人装车、一人运送是常有的事情,进埽、填土、砌石、码方,每天的工作内容单调繁重。生活条件也是艰苦的,那时候的铁谢工程班只是一个稍显破旧的小院子,东西南北都是水,铺上一块板,既当桥又当路。

但刘贵德和他的工友们却乐在其中。他们不仅仅将工作当作谋生的方式,还将之视为理想。相对于丰厚的物质报酬,精神的回报更让他们热血沸腾,一想到是在建设祖国,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刘贵德得到过很多次奖励,奖品有日记本、衬衣、草帽等,对于现在物质丰盈的我们显得“寒酸”,却激励着青年的刘贵德时时都有着饱满的热情。

在孟津段修防任务完成后,刘贵德受到一次次的挽留,就这样,老人的青春岁月便留在了孟津黄河的岸边,成为口口相传的故事。

翻斗车里的青春记忆

80年代的风,在陈良瑛的记忆中,无论是苦是乐,必定十分鲜明!

1989年,26岁的陈良瑛已经参加治黄工作6年了。走出学校的大门,就直接进了孟津黄河管理段的门,然后就做了一辈子的治黄人。

在他的青春记忆中,翻斗车是特殊的存在。作为当时的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他的主要工作是工程施工管理和防汛管理,几乎天天往工程上跑。看多了干活的职工开着翻斗车运石头、拉土,突突突跑过来、突突突跑过去,对这种运输工具从好奇到熟悉再到熟练、有了感情。

那时办公的地方还在村里,两幢相对的三层楼就是办公场所的全部,一排砖房就是家。工作条件算不上好,风里雨里跑、日头底下晒,但是大家干劲儿特别大,从来不惜力气。30年前,大型机械是大家想都没想过的事情,水沟狼窝填筑、坝坡、护岸维修、备防石整理都是人力加上简单器具完成。其貌不扬、灵活好用的翻斗车被大家看成宝贝,派上了大用场,人人都会开。

翻斗车在陈良瑛的记忆中十分独特,还因为1989年的那场雨。7月22日,因上中游洪水,孟津铁谢险工多处出现险情,大部分工人赶赴抢险。晚上8点多,花园镇工程班又传来险情消息,机关人员全部去现场抢险。于是,生平第一次,他有了坐在翻斗车“斗”里面的经验。

在陈良瑛的记忆里,30多年前治黄工作条件仍然是艰苦的,传达险情是一部手摇电话,像样的运输机械也可不是很充足,就算是单位领导也是蹬着自己的自行车着急地往两公里外的镇政府赶去做汇报;抢险抢速度,单位里唯一的三轮摩托车已经紧着先一步到现场抢修线路了;局机关所在地孟津老城到花园镇工程又有一段距离,翻斗车就成了首选。虽然翻斗车原本不是载人的,但是情况紧急,能上就得上。当时路面上没有那么多汽车,也没什么行人。翻斗车突突突的声音如同一种催促,让翻斗车里面的人又担心又焦急。

坐在“斗”里,陈良瑛的脸上都是雨,身体还随着坑坑洼洼的路面颠簸着。但是他的精神高度紧张,心里忐忑不安、恨不能一步两步赶到现场,坐在斗里啥形象、啥感觉完全顾不上。

急匆匆到了地方,二话不说,投入“战斗”。这时候翻斗车的任务是从更远的地方一趟趟把石头拉过来。河堤上是忙碌的人们,大家把石头抱起来、投进出险的地方、再抱起一块、再往里面投,一双双脚踩在泥坑里来来回回没有停歇、一双双手穿梭在石头中来来回回没有止息,没有人说累、也没有人说需要歇一歇,紧偎河堤的河水势头正猛,哗啦哗啦的声音像流在每个人的心上一般,心跳都会跟着一紧。就这么从晚上一直到天蒙蒙亮了,镇上召集的抢险人员也赶来了,大家才觉得脚下已经软软的,没有了力气,都一屁股坐在河堤的路边。待到天光大明,河堤上抢险队伍已经壮大许多,又经过近一天的抢护,险情得到控制。

回去的路上,他们再次享受了翻斗车待遇,却仍然没有感受到坐翻斗车的滋味,因为紧张了一天一夜,他们都困得不行了。

那晚的抢险,让他印象颇深不仅有翻斗车,还有黄河人的那股子拼劲和那种团结。当时,能上的人员都上了,驻守一线的人员自然不用说,平时在机关的,甭管是坐办公室的、拿笔杆子的、干财务的、管后勤的,除了必须值守的,全都上了大堤,搬了一天一夜的石头,没干惯活的手掌心都磨出了血泡。但是,谁也没提起过。在汹涌的河水边,职工家属,附近村子里的群众,都自发加入到了抢险中。看大家连夜抢险,不眠不休,还有人在家半夜又忙活上了,给大家熬绿豆汤、烙油饼。作为一名黄河人,他们心中除了感动,更升腾起责任感,不愿落到人后头。

自打那以后,再看到翻斗车他总能想起那一晚,他说终身难忘。

随着治黄发展,黄河岸边的大型机械、先进设备逐一登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等不一而足。黄河职工坐在驾驶室就能干活,工程修建、防汛抢护的效率也不可同日而语,翻斗车也渐渐退出了治黄战场,被时光封存在记忆中!陈良瑛在为治黄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自豪、为工程面貌焕然一新的改变感到骄傲的同时,仍然会不时记起在治黄战场上立下功劳的翻斗车。因为在那一晚,他认识到、学习到了治黄人根于血脉的精神!

和挖掘机在一起的青春岁月

21世纪的风,吹进王占国的心里,唤起的是他一往无前的勇气。

2000年,20岁的王占国换下绿色军装走向治黄岗位,用勇于创新的热情、脚踏实地的工作,实现了由一名基层治黄工作者向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转变。

作为铁谢险工工程班的班长,他不仅带头工作,还善于钻研,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多次在技能竞赛中捧回证书。对热爱工作的王占国来说,挖掘机与其说是一种工具,更像是他的伙伴,几乎日日相伴。渐渐地,爱动脑筋的他发现了挖掘机的弊端,在抓铅丝笼时,它很容易因铲力推动发生后移。通过反复观察研究,他提出了大胆的创新设想——为挖掘机增添一种可以在铲料时阻挡物料后移的特殊装置。就这样,王占国开始琢磨如何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第一次搞创新,虽然思想压力特别大,但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终于成功研制出挖掘机辅爪。不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的创新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又接连参与开展挖掘机气动润滑装置、装笼箱及气动封笼器的研制和应用,使机械化装抛铅丝笼成为现实。

河南河务局十大创新型人才、黄委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第四届河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纷至沓来,但是王占国没有骄傲,更没有停下脚步。他朴实地把守护黄河作为自己的使命,也将奉献视为一名治黄人的“分内事”。

是呀,如果黄河岸边的风可以诉说,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如果黄河岸边的风可以诉说,她该如何传唱这首黄河岸边的青春之歌?

即使黄河岸边的风不语,流淌的水必会铭记,一代又一代的治黄人,是如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如何奉献着自己的一生!看那,当年只能容下一辆农用架子车的堤顶,现如今已成为风景秀丽的绿色生态走廊;当年的工程班小院儿也早已经换上了新装,院内先进的机械设备也列阵整齐、随时待发……

时代在改变、治黄在发展,架子车、翻斗车成了历史,和他们并肩战斗的人也老去了,但他们吃苦耐劳、能拼能干的精神却如同流淌的黄河水,融入治黄人的血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春风又绿黄河岸,在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特别是黄河保护治理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务实、团结、奋斗的治黄人必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征程中乘势而为,为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澎湃的黄河力量。

黄河精神永远青春!黄河正青春!(赵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