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治黄路 匠心守闸人

——记长垣河务局石头庄闸管理班班长李志东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5-09-15

和往常一样,李志东按惯例拿着记录册,沿着石头庄闸开展巡检——这样的工作,早已是他十多年守闸生涯里的常态。算上此前在长垣河务局转椅厂电焊班、孟岗蔬菜大棚及其他班组的日子,他在治黄一线已扎根三十多个春秋。

黄河水涨了又落,闸门的漆掉了又刷,他眼角渐渐刻上细纹,但盯着闸的眼睛始终亮得像岸边的灯。“守着这闸,就是守着周边百姓的家。”这句话,他跟年轻同事说过,也在汛夜里默默念过。

以学立身:深耕专业,练就治黄硬本领

“那会儿我是真懵,站在旁边看老师傅抬手按个按钮,闸门就往上挪,手里攥着刚领的工作手册,手心全是汗。心里啊,是又急又躁!”回忆起刚到石头庄闸时,李志东这样说道。那时,他还是个对水利工程一知半解的“门外汉”。看着复杂的启闭机,他心里既着急又不服输。为尽快胜任工作,李志东把“学习”二字刻进日常。白天跟着老师傅学操作,查设备,记参数,晚上抱着《黄河水闸工程管理标准》《黄河下游水闸工程管理办法》等文件啃到深夜。短短半年,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里面既记着设备型号、检修流程,也有日常维护的“小窍门”,几本书也被翻得卷了边,上面画满了红圈和批注。

1757951291650.png

如今的李志东,早已成了石头庄闸的“活字典”。闸门的每一处焊缝,机电设备的每一根接线,他都了如指掌。“李班长闭着眼睛都能摸对设备开关,哪台启闭机该换润滑油、哪段堤防容易长杂草,他比谁都清楚。”班组成员提起他,满是敬佩。但是,哪怕经验再足,他也常跟年轻同事讨教新技术,让老经验对接新科技,以不停歇地学习,践行着守护长垣黄河安澜的承诺。

以责守闸:日夜坚守,筑牢工程安全防线

李志东管涵闸,眼里从揉不得半点“马虎”。日常,他雷打不动提前到岗,挨个检查,记数据的本子写得密密麻麻。“机电设备十五天一小保,一月一大检修,除锈刷漆得趁天好,不能等锈迹多了再动手。”他常跟组员念叨。闸周围的堤坡,他定期组织人员除草清垃圾,“草皮得养得齐整,水沟浪窝得及时填,小隐患不除,早晚会出大问题。”到了汛期,他更是连轴转。暴雨来临前,他盯着天气预报核对防汛物资,沙袋、铁锹码得整整齐齐;水位上涨时,他带领组员日夜守在闸边,眼睛盯着水位计不敢挪。2021年秋汛防御大洪水时,涵闸闸门突发故障,他带领班组成员冒雨抢修,最终取得“涵闸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1757951319873.png

李志东抓供水,把“准”字刻在心里。他以身作则,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准时去测流量,四次水位观测从不含糊。同时,他紧盯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持证上岗制、测流测沙签名制,坚持一条都不能少。正是这份细致,让引水计量数据零差错。

以情带队:薪火相传,凝聚班组向心力

李志东的业务硬,在班组是出了名的,可他从不把本事“藏着掖着”。他常说:“一个班组强,才是真的强,我会的,大伙都得会。”新同事刚接触测流时,总拿捏不准仪器校准的分寸,他从不嫌麻烦,手把手教,怕新人记不住,他把自己多年攒下的笔记心得翻出来,圈出重点:“这页记的是雨天测流的窍门,那页是冬季机电设备防冻的法子,你拿去看,不懂就问。”除了手把手传帮带,他定期组织班组培训,不是照本宣科念文件,而是结合实际工作讲:“上次闸区除草,有人没注意护住草皮,下次咱们分片负责,既要除净杂草,也得保住绿化。”培训后,他还根据考核表,公平公正地评优劣:“咱们凭实绩说话,就是要让肯干的人有劲头,落后的人赶上来。”在他的带动下,班组里没人掉队,不仅业务水平跟着提,还把劲儿拧到了一起,班组齐心向上。2023年,他被评为黄委优秀班组长的同时,他带领的石头庄闸2023年以919分获评河南河务局标准化管理二级工程,2023、2024连续两年在省局年终水闸工程管理考核中排名第一,获评“2022年河南河务局生态型班组”等荣誉,成了大家口中的“标杆班组”。这份向心力,正是李志东用真心“传”出来、用热心“帮”出来、用耐心“带”出来的。

1757951367146.png

以美润心:扮靓闸区,打造温馨“家”环境

“闸区是咱们的家,干净舒心了,才能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李志东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带着班组成员把“家”的细节做到极致。

工具房里,扳手、螺丝刀分类上架,标签清晰得一眼能找见;宿舍区,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生活用品摆得像列队般整齐;厨房内,瓷砖擦得能映出人影,厨具归位有序,米缸面缸盖得严严实实。他们坚持每日打扫室内外卫生,窗明几亮、垃圾日清,每次检查,石头庄闸的环境卫生、内务整理都稳居前列。更让“家”有生机的,是李志东

图片4.png

牵头的绿化与种植。他带着大家定期给花草浇水施肥、修剪枝叶,让闸区成了“温馨小园”。葡萄藤攀架铺绿、浓荫匝地,核桃树枝头挂着饱满,石榴树擎着红果,小草贴地生翠,处处透着生机,连不起眼的角落都浸着鲜活。职工路过,随手摘串葡萄,咬破果皮便是清甜汁水;或是捡颗熟透的核桃,剥壳尝一口醇厚果仁,新鲜劲儿里满是“家”的甜,给人满满的踏实感。这份由环境滋养的温馨,悄悄“甜”进了每位职工的心脾。

图片5.png

日子更迭,李志东的笔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页角的红圈和批注始终未断,工具房的标签贴了又更新,每样器具仍能一眼寻到踪迹。黄河的安澜守护,从来不是远在天边的空谈,而是凝在每一次设备检修多拧一圈螺丝的严谨里,融在每一次流量观测多核对一组数据的细致当中,藏在翻旧的纸页间、归位的工具上,更藏在李班长这样的人肩上——将岁月扎进闸区,把心安放于堤防。这份从泥土中生长出的踏实,终在长河奔涌的底色里,垒起了治黄人最赤诚的坚守。(陈博茹)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