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封第二河务局军张楼堤防管理班,90后张维和是同事们口中的“宝藏小伙”,“话少干活不含糊,苦活累活喊就到!工余钻研练本领,摇身一变‘多面手’”, 班长也常说有张维和在,我放心。
张维和自2014年上班以来,就像一颗坚韧的白杨树,深深扎根在黄河岸边的堤防之上,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黄河堤防一线,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执着,逐步成长为黄河防汛抢险与堤防养护领域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骨干人才。
初心如磐:以“三心”准则筑牢职业根基
“看事用心、做事专心、学习虚心”,这十二字是张维和始终坚守的工作原则,更是他职业素养的生动写照。对待每一项工作,他都秉持端正态度,从细节处打磨质量。无论是堤防日常巡检时对裂缝、浪窝的细致排查,还是抢险作业中对铅丝笼绑扎密度的严格把控,他从不含糊应付。面对领导安排的任务,他始终服从调配;同事提出的建议,他耐心倾听吸纳;与群众沟通时,他始终礼貌热情,用真诚服务赢得身边人的认可。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张维和的自律信条。从参加工作至今,他始终紧绷遵纪守法之弦,小到杜绝迟到早退,大到严守党纪国法,始终坚持“违纪零发生、违法犯罪零发生”。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对“班组如家”的坚守,由于家庭成员较少,没有家庭琐事的牵绊,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近5年来,未曾请假一天。每逢节假日,只要班组有需要,他总能准时到岗;春节、中秋等团圆时刻,他总是主动申请留守,让家远的同事安心返乡团聚,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我不需要领导表扬,只求领导不批评就是最大的满足!” 这份平和务实的心态,成为班组里传递正能量的“暖心标杆”。
实干立身:把“小事做完美”的治黄工匠
“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这是张维和的工作哲理,更是他践行初心的行动指南。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他都力求将细节做到极致:春季树木移栽时,他总抢着抬最沉重的树根;遇到淤积的垃圾死角,他第一个弯腰清理;冬春灌溉季节,他始终握着最易溅湿衣物的水管出水口;抢险作业中,他毫不犹豫跳上机械铲斗,精准完成铅丝笼封口……这些看似平凡的 “小事”,却在他的坚守中成为守护黄河安澜的“大事”。
在推进管理班“创新与培训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张维和主动扛起责任。下班时间、节假日里,他始终与项目负责人并肩作战,从模型搭建到电路铺设,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琢磨,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他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推动问题逐一解决。随着“创培中心”逐步完善,他更是将创新思维融入日常工作,面对堤防养护、抢险作业中的痛点难点,他先后提出多项“金点子”,力争将创新想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硬办法”。
精进不辍:在技能竞赛中超越自我
“打铁还需自身硬”,深知治黄工作专业性的张维和,从未停下学习提升的脚步。他始终注重业务技能训练,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河道修防工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苦练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在班组“三基四化”建设中,他快速掌握信息化技术应用。日常巡查时,发现问题能第一时间熟练运用“河务通”APP上报;堤防路口普查工作中,他熟练操控无人机完成拍照录像,既保证工作进度,又确保影像资料质量符合要求;在视频会商工作中,他精准调试设备,实现“五级四线”通讯顺畅衔接,为治黄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不懈的努力,张维和在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2021年,他经过市县局两级选拔,以名列前茅的成绩入选省局河道修防工技能竞赛培训;2023年9月,他再次通过层层考核,代表开封市局参加省局河道修防工技能竞赛,最终斩获一等奖的优异成绩,破格获得河道修防工技师资格证,并被授予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仅一个月后,他又在省局无人机驾驶员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绩。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不仅是对他专业能力的认可,更印证了他“不断超越自我”的治黄追求。
从2014年青涩入职的90后新人,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治黄骨干,张维和用十一年的坚守与付出,诠释了新时代治黄人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班组里合格的治黄人”,这是他最初的目标,而如今,他正以更坚定的步伐朝着“守护黄河安澜”的远大理想前行。在黄河奔腾不息的浪潮中,这位年轻的治黄人,正用匠心与坚守,书写着属于他的“黄河故事”。(师晓靖)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