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世玉,男,1989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2012年参加治黄工作,成为武陟第二河务局的一名基层职工。工作中,他始终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武世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多次荣获武陟第二河务局先进工作者并先后荣获河南河务局优秀选手、黄委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最美河南黄河人、河南河务局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河南河务局优秀技能人才、最美黄河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在第九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第一,先后被河南河务局记功和黄委通报表扬。他立志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为建设幸福河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奋斗青春 不负韶华
2008年,武世玉应征入伍,退伍参加治黄工作后,他始终保持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转业不转志,以新姿态投入到新环境、新岗位。为了让自己迅速掌握更多的治黄技能,武世玉不怕苦和累,苦练治黄本领,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在工作中勤加练习竞赛中发现的弱项,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用于竞赛,多次在河道修防工、闸门运行工及防汛抢险技能竞赛中取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面对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他总是用“技多不压身”来化解。他常说“剑磨光了,实战才能发挥更大更强的作用”。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黄河卫士,争当黄河标兵。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在备战第九届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他坚持跑步练体能,限时练习实操内容,晚上学习理论到深夜,每天睡觉前会将所有的考试情形像过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过一遍,面对来自全国的优秀选手,武世玉积极调整心态,抗住压力,用“手快、眼准、心稳”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在决赛中一举夺魁,那一刻,他难掩激动,泪水盈眶,有对单位培养的感恩,有对自己付出的欣慰,也有对家人支持的感激。
学以致用 逆境锤炼
武世玉多次参加“十三五”“十四五”及涉河补偿项目等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热衷钻研施工技术,并将竞赛所学融汇贯通到施工当中,完成了从看不懂图纸的测量小白到独立完成施工项目测量放线的蜕变,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迎着朝霞出,伴着晚霞归”,像这样在外人看来辛苦的工地生活,武世玉却乐在其中,他常说,“年轻人就要自找苦吃,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学到知识,进步越快。”
2023年年初,黄河下游“十四五”驾部控导潜坝项目建设正酣,他和同事商议,让家在外地的大学生回去过新年,本地职工留下继续干活,以保工期不延误,许久没回家的武世玉在大年三十当天回家吃了顿团圆饭便匆匆赶回工地,春节料物进场最忙的时候,他一天一夜没合眼。2024年年底,“十四五”董宋涝河口堤防扩建工程开工较晚,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他临危受命担任技术负责人,带领一群年轻职工24小时进驻工地,优化土方进场方案、合理调配施工机械,开展施工技术培训,要求项目结束后人人会看图纸、人人会测量放线,武世玉的女儿在工地最忙的时候出生,他只休息了两天,放弃了请陪产假的机会,带领大家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传承技艺 追求卓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河南河务局首席技师,武世玉积极参加师带徒活动,多次在技能培训及竞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工作者,带领学员在2023年河南黄河河道修防工职业技能竞赛、2023年黄委第五届水工闸门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及2024年河南黄河水工闸门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佳绩,全部包揽冠亚军。多次参加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宣讲、防汛抢险授课等活动,被焦作市委组织部聘为党员教育师资库成员。
技能的提升,带动的是技术上的创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团队,与同事们一道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累计获得河南河务局科技火花奖11项、河南河务局科技创新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4项、黄委三新3项、河南省水利科技创新成果奖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6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武世玉抱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一线基层单位充分发挥了技术骨干和引领带头作用。
勇挑重担 冲锋在前
2021年黄(沁)河流域出现历史罕见伏秋大汛,黄河流域及沁河多次经历大流量洪水过程,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武世迅速进入应战状态,主动请缨去沁河堤上参加一线值守,查险报险、河势观测、水雨毁工程排查、指挥抢险机械进行根石加固、指导群防队伍开展巡堤查险、对群防队伍开展技能培训等成了他每天的工作内容,鞋子磨破了、脚也磨烂了、皮肤晒得黝黑、休息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谈起那些日子,武世玉总是说:“我一点都不怕累,累一些心里更踏实。”他的专业程度受到了群防队伍的连连称赞,让他更加坚信了学好治黄技术技能的决心。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当今社会正处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阶段,为人才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历史机遇。武世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毅力和决心,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对黄河事业无限的热爱,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