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护河安

——记中牟河务局通信班班长程鸿波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5-08-25

在黄河中牟段奔涌的堤岸上,程鸿波的身影如同一个坚实的坐标。他是通信站岗位练兵的“技术中坚”,是防汛抢险的“急先锋”,是信息化的“排头兵”,更是防汛后勤保障的“坚实后盾”。这位43岁的中牟河务局通信班班长,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坚守,以一名退伍军人的执着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守护黄河安澜的不凡篇章。

军营炼意志,河畔写忠诚

1982年出生于黄河岸边的程鸿波,血脉里似乎就流淌着对这条母亲河的热爱。1999年高中毕业后,他毅然投身军营,在绿色方阵中锻造出钢铁般的意志。2004年,怀揣着治河报国的初心,他考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管理专业,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2011年他又赴河南大学深造经济学。

1756139025134.jpg

从军营到校园,再到黄河治理一线,他先后在养护公司、运行观测科、办公室等多个岗位历练,从一名青涩少年成长为治河战线上的“老兵”。二十年的风雨兼程,也为他赢得了累累硕果:2019年河南河务局防汛抢险技能比武集体第一名,2021年河南河务局防御大洪水先进个人,并多次荣获中牟河务局“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赛场磨锋刃,比武砺真功

2019年河南河务局防汛抢险技能比武现场,气氛紧张如战场。程鸿波带领的团队在模拟险情的复杂环境里迅速应对,他目光如炬,动作精准迅捷——组装设备、铺设线路、调试信号,每个动作都经过千锤百炼。汗水浸透蓝色工装,指尖在工具上磨出硬茧,他仿佛重回军营拉练的沙场,只是手中紧握的不再是钢枪,而是守护母亲河的“技术利刃”。

当“集体第一名”的荣誉尘埃落定,掌声雷动,程鸿波只是抬手抹去额角的汗珠,脸上露出军人特有的沉稳与谦逊。这枚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他带领团队无数个日夜的苦练。每一次精准的熔接,每一次无误的调试,都是为黄河安澜筑起的无形防线。他用汗水和智慧,将通信保障的平凡工作,锤炼成关键时刻克敌制胜的硬核本领。

抢险勇担当,负重显本色

1756139081001.jpg

2021年秋汛凶猛如虎,黄河浊浪滔天,防汛形势骤然吃紧。程鸿波带领仅有5人的通信保障小组,日夜“钉”在防汛最前沿。风雨交加的深夜,九堡工程管理班无塔供水设施突发故障,他第一个冲入雨幕,手电光束在狂风中顽强穿透黑暗,争分夺秒抢修;凌晨时分,雁鸣湖工程管理班光纤被风雨撕裂,他匍匐在泥泞堤岸,指尖在冰冷光纤上飞速熔接;防汛指挥部急需开通视频会商系统,他双眼布满血丝,嗓音嘶哑,却仍以最快速度完成安装调试,让防汛指令穿透风雨,直达一线。

连续高强度作战,他的身体疲惫已极,但眼神却始终燃烧着坚毅的光芒。当“河南河务局防御大洪水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递到手中,它沉甸甸的分量,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凝聚,是风雨中逆行身影的见证。程鸿波以坚强之躯,在惊涛骇浪前铸起一道通信保障的“金盾”。

智勇破难题,铁肩扛重器

1756138806883.jpg

防汛“硬仗”的背后,来自信息技术的支撑越来越重要。

“必须尽快让新装备形成战斗力!”这台融合跨平台GIS、空间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技术的设备,是守护黄河的新“哨兵”,但复杂的操作和高标准的技术要求让许多人望而却步。面对新引进的河道巡查预警机应用这一全新挑战,程鸿波主动请缨。

作为一名党员,程鸿波迎难而上。他白天带领团队与供应商技术人员寸步不离,在烈日炙烤的河滩上反复调试设备参数;夜晚则在灯下伏案钻研,厚厚的操作手册被翻得卷起了毛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技术要点和疑难解析。仅用两天时间,这台“高科技哨兵”便在他的带领下完成安装调试,正式在防汛一线站岗放哨。当清晰的预警信息首次从新系统传输到防汛指挥中心时,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胜利的光芒。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名党员、一名老兵,用铁肩担起时代赋予治黄人的新使命,为守护大河安澜注入了坚实的科技力量。

平凡砺初心,微光映长河

1756138837957.jpg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中牟遭遇了44摄氏度的历史级高温天气,为确保中牟黄河4处坝岸安全监测系统运行正常,程鸿波带领团队连续作业对系统进行检修维护,以应对高温天气对设备可能造成的影响。程鸿波攀爬在高高的线杆上检修,厚重的绝缘手套里,汗水积成了小水洼。每次检修归来,那身被汗水反复浸透、晒出白色盐渍的蓝色工作服,成了他最朴素的“勋章”。同事们打趣他晒得黝黑发亮,他总是报以标志性的憨厚一笑:“工作干好了,晚上睡觉才踏实。”

“程站长干工作,认真!”同事们由衷评价。2025年防汛关键期,为保障视频会商系统高效运行,程鸿波带领防汛通信保障组人员加密网络机房的巡查维护次数,细化工作流程,让每一个设备都处于最佳状态,确保了防汛指令的精准传达。为全面排查故障线路,他在4米多高、闷热难耐的电缆间里一待就是2小时,不放过任何潜在隐患。凭借精湛技术和非凡耐心,他所带领的通信保障组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还为单位节省了数千元经费。

“我乃凡人一个,但求凡事尽善尽美。”程鸿波这句朴素的自白,如同黄河中的一滴水,虽微不足道,却映照出他对责任的坚守与执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将每一根网线铺设完美、每一次险情排除彻底的极致追求。他就像黄河岸边一块稳固的备防石,牢牢铆在黄河防汛的最前线,在每一个需要光亮和力量的角落默默坚守。(辛恩丽 林昊)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