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硪”的青春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5-08-25

“喔——嗨,喔——嗨,这根桩啊,像条龙啊,一桩一桩,向下行啊……”

8月5日清晨,大雨初停,沁阳市防汛抢险演练场地上,古老的黄河号子和着打桩的锤击声,在天地间回荡。这是焦作黄河河务局沁阳沁河河务局的河道修防工张雨露带着同事们在开展防汛抢险技能培训——手硪打桩。

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沁河在焦作过境长90余公里,为怀川大地留下无数治水的故事。生在沁河边、长在沁河畔的张雨露从小就目睹父辈们守护沁河的一次次壮举,也立下了守护沁河安澜的志向。2003年退伍后,他进入了沁阳河务局工作,这一守就是20多年。

1.jpg

2.jpg

上班第一天,张雨露就参加了沁河“8·27”北金村抢险,紧接着又参加了孔村、马铺以及郑州桃花峪的抢险。在抢险过程中,他日夜奋战在第一线。曾经老一辈治河人讲述过的风雨里打桩固堤、手拉手跳进激流堵漏、连夜转移沿沁群众等,都不再是故事,而是惊心动魄的现实。他说,那是他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一名治河人肩头的责任。

3.jpg

4.jpg

作为河道修防工,堤坝养护、河势查勘、巡堤查险、各类险情抢护技术等,都需要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反复打磨、不断提升。为此,张雨露拼命磨炼自己,向老河工们请教各种技术技巧,用“硬技能”换抢险时的“快速度”。2015年,他在河南黄河河务局举办的修防工技能比武中获中高级综合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被授予“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

5.jpg

防汛抢险技能培训结束后,张雨露和同事们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趁着人齐,张雨露又给在场的青年职工们讲解、示范无人机巡堤。作为“老飞手”,他讲得头头是道,“治河也要与时俱进,要把老河工的看家本领学到手,也要用无人机这样的新工具武装自己。”

6.jpg

7.jpg

用汗水丈量堤防,以坚守诠释担当。张雨露日复一日锤炼的硬功夫,是父辈技艺的传承,是危急时刻能扛住惊涛的肩膀,更是拥抱时代、善用科技的坚定选择。这一切,都是为了筑牢防汛保安的坚实屏障,让古老的黄河号子,永远响彻在沁河安澜的河岸线上。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