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流」黄河乐章正铿锵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3-09-19 来源:郑州日报

初秋的黄河湿地,水草丰美,飞鸟翔集。黄昏时,夕阳的余晖洒满水面,水天一色,湿地被浸染得如油画般美丽。

每到周末,黄河边已成为千家万户出门休闲的好去处,大人小孩在黄河大堤上游玩,一边是满眼的绿意,一边是宽阔河面上静静的黄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4年来,黄河战略加速在郑落地见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河”初具雏形。

83025aafa40f4bfb9955f2516b57b7fcf63618d6.webp.jpg

邙岭之上,生机勃勃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步履铿锵 加速推动黄河战略落地见效

4年来,推进黄河战略落地实施,郑州步伐紧凑、步履铿锵。

聚焦生态保护、黄河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传承等重点,我市建推进机制、做顶层设计,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

在高标准论证研究基础上,划定了连霍高速以北沿黄区域约1200平方公里的核心示范区和桃花峪至花园口段约21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范围,结合郑州特色,明确了“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

高标准编制了《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起步区建设方案、“十四五”实施方案,并配套编制了文化博物旅游、防洪工程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交通工程等N个专项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1+1+1+N”的规划方案体系。目前,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圆满收官,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编制完成并印发实施。

c83d70cf3bc79f3d819bc041d2b9021d728b2969.webp.jpg

鸟儿翩跹,美景如画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项目支撑同步推进。聚焦生态保护与黄河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开放合作、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保障等领域,谋划项目1500余项,总投资1.1万亿元,全力推动黄河战略项目落地见效。截至目前,累计已经实施项目230多项,完成投资近1000亿元。

开展交流合作,加强区域联动。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和沿黄城市合作。先后与沿黄9省(区)省会城市共同签署了《黄河流域环境权益类要素交易友好合作框架协议》《黄河流域共同保护母亲河倡议书》《黄河流域城市信用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合作协议。建立郑州都市圈市级层面联动合作发展机制,牵头与洛阳、焦作、新乡、开封等地市共同建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跨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打破行政区界限、形成治水合力。

保护治理 母亲河尽展生态之美

“郑州黄河湿地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重要物种种群数量明显提升,野生鸟类种群数量从保护区设立之初的169种增加到目前的283种,增加了114种。”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述说着这些变化。

dbb44aed2e738bd43dddcb27c99348da267ff9c9.webp.jpg

生态廊道,景色宜人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近年来,我市科学谋划沿黄区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国家中心城市特征的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

规划陆续出台,在《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生态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基础上,又编制印发《黄河郑州段滩区和邙岭生态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并将其纳入《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规划》提出了未来黄河郑州段滩区和邙岭生态保护工作的三步走目标,构建了“一带、三区、六组团、多廊多点”的总体布局,部署了八项重点工程,将为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奠定扎实的生态根基。

f31fbe096b63f624c2196b60ef5c24f41a4ca336.webp.jpg

黄河两岸,一桥飞跨 郑报全媒体记者 周甬 摄

规划引领,我市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开展邙岭绿化提升,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开展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生态屏障带建设多点发力。

以绿化促生态修复环境美化。沿黄生态廊道、S312生态廊道、巩义青山工程、荥阳邙岭绿化提升等科学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加速建设,黄河大堤郑州段展现新颜,正成为集“自然风光、黄河文化、休闲体验、安全防汛”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屏障。

黄河战略实施,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为有效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我市先行先试,探索建立黄河流域核心示范区跨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成黄河(郑州段)数字化生态保护监测平台,开展黄河流域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涉水排污单位稳定达标排放、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黄河流域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开展“绿盾”行动,巩固黄河流域专项整治成果。

黄河郑州段是黄淮海大平原脊轴的龙头,是“地上悬河”起始段,宽、浅、散、乱是该段河道特点,也历来是黄河下游防洪的重点河段。我市聚焦流域防洪、水沙治理调节等关键环节,实施控导工程郑州段全线加固,抓好护岸工程和防洪监测体系建设,推进游荡性河势治理,完善现行河道整治工程体系,畅通行洪通道,切实提高防洪能力。

在确保安澜的同时,母亲河的生态美正逐步显现。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郑州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面积保持稳定,每年在保护区迁徙和越冬的候鸟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50da81cb39dbb6fda8427a0c613c6414972b37a0.webp.jpg

S312生态廊道风景优美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文化唱戏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奔流不息的古老黄河,正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成为新时代郑州高质量发展强大的文化底气和精神力量。

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线,我市全面梳理黄河文化博物旅游资源,确立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地位。

编制《郑州市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黄河流域(郑州段)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黄河流域(郑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个专项规划,构建“两带一心”(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中心城区)文化保护开发新格局。

项目带动,融合推进。探索“生态+文化+旅游+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实施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黄河文化演艺综合体、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引领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建设。

整合嵩山文化、商都文化、根祖文化等旅游资源,推出“中华文明溯源之旅”“文化名人修学之旅”“历史遗迹探寻之旅”“大河风光体验之旅”“生态养生休闲之旅”等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自然、融入城乡,高质量构建“黄河文化+自然风光+慢生活”休闲生态系统,围绕“3600年商都文化—100年二七红色文化—70年工业文明—当代和未来的中央文化区(CCD)”历史文脉中轴线,将历史文脉注入现代活力,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符号。

围绕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实施黄河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创作推出以《黄帝千古情》《唐宫夜宴》《精忠报国》等为代表的精品力作,叫响郑州“黄河之都”的城市文艺名片;通过社科研究、文化演艺、非物质文化传承等多种形式,讲好黄河的历史故事和当代故事;组织举办首届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持续举办郑州黄河文化旅游月,打造黄河流域城市文旅融合交流发展平台,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名片。

辐射黄河流域、引领中原崛起、彰显郑州风范,黄河战略正引领郑州,走向新征程,迈向新高峰。

本报记者 侯爱敏 武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