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迎来施行两周年。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范县河务局以法治为引领,以实干促担当,在普法宣教、执法协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为黄河安澜注入澎湃动能。
法治润民心:创新普法让“法”根植黄河畔
“让法律条文‘活起来’,法治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这是范县河务局普法工作的核心理念。两年来,该局以“线上+线下”双轨模式构建普法新格局:线上推出普法微视频、动漫作品,累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6项;线下打造“法治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设置“漫画说水法”“黄河知识长廊”等互动展区,吸引沿黄乡镇中小学生及群众超3万人次参观学习。
在重要节点如“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该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法律十一进”活动,通过法治“华容道”小游戏、标语拼图、套圈答题等趣味形式,让群众在互动中理解法律。两年来,全局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直接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并举办“法护黄河杯”知识竞赛,掀起学法热潮。此外,林喜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将抢险技术教学与法治文化传播结合,成为河南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扩大法治教育辐射面。
执法强协同:联动机制护河道长治久安
守护黄河安澜,离不开铁腕执法与跨域协作。范县河务局深化“河长+”工作机制,联合公检法司及邻省河务部门,构建“联防联控、联查联办”执法体系。2024年,启动“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对非法采砂、侵占岸线等顽疾重拳出击,全年出动执法人员251人次,巡查河道里程超8700公里,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4起,典型案例入选河南省行政执法“四张清单”。
为提升执法效能,该局推动司法协作创新:2024年,与郑州铁路运输法院、检察院签订协作协议,建立“联席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普法”机制;2025年,与范县检察院签订《关于协同推进黄河范县段水行政执法与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开展水行政执法模拟演练比赛,以案卷分析、实战模拟锤炼队伍,执法人员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范县河务局获评“依法治县先进集体”,其办理的“史某非法取土案”成为全省从轻处罚示范案例,彰显执法刚性与温度的统一。
节水优配置:拧紧黄河“水龙头”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黄河保护的关键环节。范县河务局严格执行总量与强度“双控”机制,动态监管灌区取水指标,严查“农水他用”等违规行为,全年开展用水稽查28次。同时,优化跨区域调水合作,推进引黄入鲁工程,与莘县水利局签署供水合作意向协议书。2024年累计调水1.97亿立方米,为鲁豫两省农业、生态用水提供坚实保障。
在技术创新上,该局引入AI智能识别算法与L3级BIM模型,构建智慧视频监控体系,实现取用水全流程精准管控;彭楼无人机场的投用,让河道巡查效率全方位提升,水资源管理迈入“数字治河”新阶段。
生态赋新能:绿色长廊映金绸
从“治河”到“美河”,范县河务局坚持生态优先,打造沿黄绿色屏障。2024年,高标准建设22公里生态涵养带,栽植高效苗木30余万株,绿化面积2700余亩,荣获全国“母亲河奖”优秀组织奖。此外,将文化基因融入治水实践,建成大禹治水、刘邓大军渡河、李桥法治广场、幸福河广场等文化研学基地,推动水工程与水文化深度融合,吸引2万余人次观摩学习。
刘邓大军渡河广场
面对防汛挑战,该局落实“四预”措施,科学应对调水调沙与凌汛,保障防洪安全;邢庙闸提前9天通水,“十四五”主体工程高效竣工,彭楼闸管理班更以“三基四化”标准,成为现代化治河示范窗口。
奋楫扬帆再出发
两载耕耘,法治护航下的范县黄河焕发新生机:河道秩序井然、生态绿意盎然、文化传承深远、发展动能澎湃。站在新起点,范县河务局将以黄河保护法为纲,持续深化“法盾护河”行动,以更高标准筑牢安澜防线,以更实举措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母亲河永续流淌、福泽万代!(张文卓)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