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黄河科技工作立足河南黄河实际,坚持科技引领、信息赋能,为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驱动和支撑。
科技治黄成效显著。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始终立足实际,努力补齐河南治黄科技工作短板,先后制定了项目管理、成果奖励推广、创新团队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树立创新导向,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同时,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围绕“八大攻坚”,针对“五河建设”关键技术难题发布河南黄河科技研发方向指南,对39项重点科研项目实行揭榜攻关。在河道治理方面,开展新时代河南黄河保护治理方略、河南黄河防洪保安和生态保护协同关系、黄河下游堤滩槽系统治理等原创性研究,为河道整治治理提供新的治理对策。在防洪抢险技术方面,研制开发双向出料装袋机及装输系统、大型长管袋装袋抛投一体机等,提高抢险效率。在水资源管理调度方面,开展长跨度大流量输水明渠水质保护、多泥沙明渠流量智能化精确计量系统应用研究等,提高供水水质和引水计量精确度。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研制的ZN-1560遥控割草机已革新至第五代产品,更加适用于黄河水利工程堤坡多变地形作业;超长远距离管道输沙技术、超长螺旋钻机施工技术等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统计,十八大以来,获黄委及省部级以上奖项82项,厅局级奖项760项,通过黄委“三新”认定753项,获专利、工法和软件著作权200余件,先后承担并完成了5项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和科技推广计划项目,16项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和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挂牌认定省水利科普教育基地五家,为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保障。
ZN-1560遥控割草机
创新平台活力迸发。积极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机制,服务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创立保护治理研究中心、生态修复研究中心、智慧黄河研究院、水利机械科技推广基地等创新平台,2家平台已获批省技术研究中心。平台秉承“开放、联合、竞争”的产学研用运行机制,组建一流创新团队,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建立新型的项目管理体制,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形成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3家单位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单位获评全国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水利机械科技推广基地获发明专利12项,实用专利125项,新产品鉴定3项,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边坡除藻多功能专用车
夯实基础数字赋能。河南河务局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由通信、计算机网络、异地会商等系统组成,截至目前,已为基层114个一线班组接通通信和网络。防洪异地会商系统不断迭代优化,形成“1+10+8+28+N”的视频会商模式,构成双系统、双设备、双链路配置的高保障视频会议应用体系,年均保障视频会议场次从10余次提升到现在的200余次,为疫情期间各类指令的上传下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21年秋汛期间47天不间断保障视频会商,为各类防汛信息传递、决策会商提供坚强保障。集中进行病毒查杀和系统漏洞修复,分区分级构建网络安全防护框架,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力度,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深度融合智慧应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防汛现代化水平,推进信息化与治黄业务融合应用。一是不断完善采集体系。通过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政执法等项目,建设了68路视频监控点。在16处控导工程试点建设了自计水尺。自主研发了坝岸险情监测预警报警系统,在15处河道工程进行安装,发挥险情告警效能。安装7处天眼巡河系统,实现河道、河势、工程、滩区的大范围巡视。二是业务应用稳步提升。建有业务应用系统21套,建成了电子政务系统、工情险情会商系统、洪水分析系统和水雨情信息查询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初步实现了信息采集、处理和存储自动化,增强了防汛指挥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特别是近两年来,信息化发展迎来空前发展机遇,信息化先行先试项目不断落地,河南智慧管理系统(河务通APP)、天眼巡河系统、坝岸险情预警系统、全天候河道巡查预警机等投入试运行,在2022年河南黄河防御大洪水综合演练中得到验证,有效提升了防汛决策指挥能力。(司晓云)
无人机飞行监测控制图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