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筑防汛安全屏障 守护黄(沁)河安澜

——焦作河务局2025年防汛工作纪实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5-10-24

大河奔涌,安澜是永恒的考题;风雨砺剑,行动是最有力的回答。2025年,焦作河务局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扎实细致推进各项防汛备汛工作,全力守护黄(沁)河焦作段安澜。

 拧紧责任链条  筑牢防汛“组织堤坝”

防汛救灾,重在于“防”,首要在“责”。焦作河务局将责任落实作为防汛工作的首要前提和核心抓手。年初,该局全面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明确焦作黄(沁)河重点防洪工程防汛责任人,确保每段堤防、每处险工、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汛期积极促请市、县领导亲赴黄(沁)河防汛一线,检查指导,以上率下推动责任落实。

3月,该局组织召开黄(沁)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科学分析研判当年防汛形势,精准部署重点任务,并将备汛工作细化为10大项、58条具体任务,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内部防洪运行机制和全员岗位责任制,将防汛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岗位、每一位职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责任体系,为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精研细磨预案  绘制防汛“作战蓝图”

预案是防汛工作的行动指南。针对黄(沁)河焦作段工程状况、河势演变、滩区形势的新变化,焦作河务局未雨绸缪,及时组织技术力量,对《黄河防洪预案》《沁河防洪预案》《黄河滩区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等一系列预案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修订和完善。

此次修订,更加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了不同量级洪水的汛情预估、防守重点、防守措施、指挥调度以及滩区蓄滞洪运用准备和人员转移安置措施,为科学指挥、有序应对、高效处置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提供了精准的“作战蓝图”,确保遇有汛情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应对。

夯实物资保障  建强防汛“后勤基石”

充足的物资储备是打赢防汛硬仗的重要基础。为全面提升防汛物资管理水平,准确掌握防汛储备物资库存状况,3月中旬该局组织局属6县局成立3个工作组,以各组组内交叉互查与市局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汛前防汛物资清仓查库,围绕库房通风及避光条件、库区警示标志、仓库工作记录、物资“账、卡、物、表”一致情况、物资堆码情况、消防设施的配备情况等重点内容,对防汛物资仓库进行全面检查,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质量合格、管理规范。 

通过强化物资储备管理,确保各类防汛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截至目前,全局共落实防汛石料41万立方米,铅丝186.1吨,编织袋4.68万条,发电机组482千瓦,通过社会企业代储模式落实防汛备石10万立方米。

 聚力除险固防  消除防汛“风险隐患”

根石稳固、河势平稳、工程完整是确保防洪安全的关键。焦作河务局聚焦薄弱环节,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组织专业力量对黄(沁)河沿线26处工程、1085个断面进行了细致的根石探测,精准掌握了工程基础状况,并根据探测结果预先筹划加固措施,有力保障了工程自身的度汛安全。同时,该局深入开展汛前河势演变分析预估,综合历史资料和近期观测数据,研判河势发展趋势。针对预估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河势段,提前制定了周密的巡查与防守方案,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汛前,对所辖黄(沁)河河道内的各类涉水物体、潜在危险源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督促完成整改。  

7月,该局还创新提出防洪工程出险风险指数研究课题,建立黄(沁)河焦作段坝岸工程数字档案,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出险指数评定办法,根据评定办法对防洪工程进行赋分,依据出险指数筛选出可能发生险情的坝垛,完成了辖区69处控导、险工、防护工程1630道坝垛分值计算工作,该研究课题在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工作中被投入运用,评定结果得到验证。

淬炼过硬队伍  锻造防汛“黄河铁军”

打硬仗离不开硬队伍。焦作河务局深刻认识到提升防汛队伍实战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性地组织开展防汛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此次活动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涵盖了从防汛领导专家到一线职工的全体人员,旨在全方位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突能力。

练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扎实。通过举办“业务骨干大讲堂”交流经验、碰撞思想;通过冲锋舟操作手集训、大型机械抢险技能培训与竞赛等,锤炼过硬实操本领。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演练达1242人次,在模拟实战中有效提升了队伍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这支正朝着“立场坚定、技能精湛、反应迅捷”目标不断迈进的新时代防汛铁军,已成为守护黄(沁)河安澜值得信赖的中坚力量。

迎战洪峰考验  彰显防汛“实战担当”

入汛以来,黄(沁)河流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接连面临关键考验。6月23日,黄委启动2025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焦作河务局闻令而动,于同日及时启动防洪运行(调水调沙)机制,全员进入实战状态。期间,该局全力做好防汛会商、加密水位河势观测、强化工程巡查防守等关键环节工作,确保了黄河高含沙、大流量过程安全平稳通过焦作辖区,圆满完成了黄河调水调沙防御工作任务。

考验接踵而至。10月,沁河流域迎来强降雨过程,河口村水库相继以260立方米每秒、42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开闸泄水,至10月15日,武陟站出现洪峰流量479立方米每秒,此为继2021年之后沁河发生的首次较大流量洪水。面对严峻汛情,焦作河务局沉着应对,将工作重心迅速转向沁河洪水防御。密切监视黄河、伊洛河、沁河、丹河及境内逍遥河、安全河等多条河流的水情变化,精准收集上游晋城、济源等地的雨情信息,并综合气象预报、水情数据、水库调度指令等,动态研判汛情发展。通过持续强化巡查防守力量,及时掌握工情险情,确保了各项防御措施在关键时刻高效运转,有力保障了沁河安澜。

截至10月底,黄(沁)河水情河势已趋于平稳,期间焦作河务局共上传水位数据5000余组,发布水情短信6.7万余条、编制防汛简报120余期,下发各类通知文电100余个,为防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雨砺初心,防汛担使命。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严峻汛情考验,焦作河务局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筑牢水旱灾害防御的铜墙铁壁,在奔腾不息的黄(沁)河波涛间书写忠诚与担当。(王志伟)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