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3条排沙洞闸门缓缓开启,3条巨大白色“水龙”喷涌而出,一场关乎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防汛大考正式拉开帷幕。在黄委的科学统筹调度下,焦作河务局闻令而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迎战这场历时18天的黄河调水调沙硬仗,确保了黄河高含沙大流量过程安全平稳通过焦作辖区。
协同联动 织密安全“责任网”
由于本次黄河调水调沙流量大、持续时间长,为确保工程、滩区和涉水生产安全,6月20日,焦作河务局召开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动员会,提前安排调水调沙期间工作。在接到调水调沙通知之后,焦作河务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并向沿黄各县(市)防指下发专项通知,要求夯实各项防汛责任,全力做好应对。6月23日调水调沙防洪运行责任机制启动后,市、县局各职能组人员上岗到位,全力投入到各项工作,水情统计分析、工情险情管理、物资储备调度、河道行洪清障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
在调水调沙期间,面对上游水库大流量下泄以及预报可能出现强降雨等关键时间节点,多次向沿黄各县(市)下发文件,督促落实责任、加强涉水安全管理、做好应急值守等。各级领导也亲临现场指导调水调沙应对工作,重点对进滩路口把守、涉水安全宣传、涉河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全面监测 当好防汛“前哨兵”
随着黄河流量不断的上涨,职能组人员绷紧“防汛弦”,紧盯上游气象、雨水情等信息,通过短信平台、邮件等,将每日相关站点流量、水库蓄量及水位、水库调度等关键信息及时发送至各相关单位、各县(市)防指,同时重点关注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含沙量变化及辖区内洪水演进情况,督促一线巡查人员加密水位观测频次,定时记录滩岸出水高度、工程靠河情况,全面掌握辖区汛情变化。
在6月29日小浪底水库4600立方米每秒大流量下泄期间,焦作河务局启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河势查勘,对照汛前河势查勘成果,分析河势变化趋势及原因,对畸形河势和防洪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分析预估,并及时完成河势图的绘制及河势查勘报告编制,为部署工程防守重点、制定防守措施提供有力参考。
严阵以待 筑牢工程“防护墙”
调水调沙期间河道行洪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工程巡查防守与抢险成为重中之重。焦作河务局重点加强对靠河工程、新修工程及险工险段的巡查力度,每处控导工程均安排科级干部带班值守,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专业抢险队伍和大型机械设备在孟州化工、温县大玉兰等重点防守工程附近集结待命。
险情发生后,焦作河务局组织技术力量火速赶赴现场研判,科学制定抢险方案,高效调配石料、铅丝等防汛物资投入抢险。经过连续奋战,所有险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有力保障了工程稳固和滩区安全。
圆满交卷 锤炼治黄“硬本领”
至7月10日,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任务圆满结束,洪峰安全平稳通过焦作辖区。期间,焦作河务局共上传水位数据800余组,发布水情短信4000余条、编制防汛简报10余期,下发各类通知文电20余条,为防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历时18天的硬仗,不仅是对黄河水工程联合调度成效的检验,更是对焦作河务局防汛队伍素养与责任担当的实战锤炼。从精密的水情测报到高效的工程巡查抢险,从科技手段的创新应用到跨部门协同的高效运转,焦作治黄人始终聚焦一线,用专业力量和辛勤汗水守护了母亲河安澜。此次成功应对,再次证明焦作河务局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防汛力量。面对未来风雨考验,焦作治黄人已整装待发,时刻准备为黄河岁岁安澜贡献新的力量。(王志伟)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