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防汛旗帜下的接力:从“尖兵”到“堡垒”的守护之路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5-07-08

在黄河防汛的战场上,一场由“尖兵”到“堡垒”的守护接力正在上演。从个体的坚守到团队的协作,再到系统的统筹,长垣河务局以“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模式,构筑起守护黄河安澜的铜墙铁壁。这一接力不仅串联起防汛体系的每个环节,更凝聚了治黄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内核。

“尖兵”李喜军:防汛一线的执着坚守

在黄河防汛的关键时期,长垣河务局榆林管理班班长李喜军,宛如一面飘扬在风浪中的旗帜,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的身影,成为防汛一线的生动注脚,引领着整个单位投身这场守护黄河安澜的战斗。

防汛期间,李喜军总是最早到达堤坝的那一批人。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管理班驻地,他已经检查完各类防汛物资是否齐全、摆放是否规整。对于安全生产,他更是严抓不懈,从工具的正确使用到设备的定期维护,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并监督执行。“安全无小事,拖把和铁锹一样重要。”他常对班员说,正是这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较真劲儿,让榆林管理班连续多年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防汛物资在暴雨突袭时总能“召之即来”。 

黄河长垣段的堤坝上,李喜军的胶鞋印深深嵌进湿润的泥土。在多年的巡坝查险工作中,他始终展现出超乎常人的细致与耐心。面对“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他主动增加巡查次数,缩短巡查间隔时间。在容易出现管涌、漏洞的重点部位,如同一位执着的“寻宝人”,用脚步一寸一寸地丈量,用目光一遍一遍地扫描。手中的竹竿,是他探寻隐患的“神器”,轻轻戳探着堤坝的每一处可疑点。

1751964320292.jpg

在值班岗位上,李喜军始终保持着“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高度警惕。他的值班表上,永远清晰地标注着“24h”。为了确保值班工作的高效与准确,在交接班时会提醒接班人员重点关注哪些河段,让巡查工作更具针对性。他深知,每一次准确的信息传递,都可能为防汛决策提供关键依据。在强降雨的夜晚,狂风呼啸,他顶着风雨穿梭在堤坝与值班室之间,亲自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坝头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被光明照亮。雨水顺着他的安全帽檐不断流下,灌满了胶鞋,但他浑然不觉,一心只为守护堤坝的安全。

当洪峰在堤坝前退去,李喜军鞋底的黄泥尚未洗净,又转身投入下一轮巡查。他用胶鞋丈量着黄河的晨昏,用手电筒划破长夜的阴霾,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值班记录、被脚步磨平的巡查小径,都在诉说着治黄人最朴素的担当——把每一寸堤坝站成守护安澜的界碑。

“齿轮”职能组:协同作战共筑防线

在长垣河务局,像李喜军这样奋战在防汛一线的人员并非个例。不同职能组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着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

1751964282227.jpg

河道四个班组的职工是防汛工程的“守护者”。他们对黄河堤坝、水闸等各类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和维护。从坝体的稳定性到水闸的启闭性能,从护坡的完整性到堤身的隐患排查,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会立即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并迅速实施,全力确保每一处工程设施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筑牢守护黄河安澜的重要防线。

坚守在监测站点的一线职工,如同黄河的“听诊器”,日夜密切关注着黄河水情的每一丝变化。他们实时采集水位、流量等关键数据,并及时准确地传递这些信息。即便在恶劣天气下,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前往监测点,狂风暴雨中紧紧握住仪器,与风雨搏斗,只为获取最真实、最及时的水文信息,为防汛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物资保障组承担着防汛物资储备和调配的重任,堪称防汛工作的“大后方”。他们依据历年防汛经验和今年的实际形势提前谋划,精心储备了充足的防汛物资。同时,建立了高效的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在防汛关键时刻,各类物资能够迅速、准确地送达一线。

水情组的工作同样不容小觑。清晨3点,值班室里电脑屏幕的蓝光弥漫,水情组的姑娘们熬红了双眼。王照悦扎起长发,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几天的数据进行叠加比对,细致观察数据间的微妙偏差。当确认没有异常时,她才长舒一口气,屏幕荧光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

通讯保障组的技术人员在调水调沙一线也是忙碌不停。他们检修沿河摄像头、调试网络信号,确保每个监测点的画面能实时传回指挥中心,保障防汛工作中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正是这些不同职能组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像齿轮一样协同运转,才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汛防线。每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齿轮,共同推动着守护黄河安澜的精密机器,在防汛大考中相互配合交出一份出彩的答卷。

“堡垒”长垣河务局:统筹协调汇聚合力

长垣河务局在整个防汛工作中,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 “堡垒”,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汇聚成强大的防汛合力。

局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多次深入防汛一线,实地察看水情、工情,现场指导防汛工作。他们根据实时情况,科学研判形势,制定精准的防汛策略。在关键时期,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部署具体工作任务,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每一项任务都落到实处。

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局上下形成“全员防汛”的共识,从机关科室到基层班组,从技术骨干到后勤保障,每个人都以“一盘棋”思维融入防汛大局。机关办公室的灯光常亮至深夜,工作人员逐字校核防汛文件,反复核对数据报表,确保每份材料都经得起实战检验。财务人员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防汛资金划拨,为物资采购争取宝贵时间。宣传组实时更新汛期一线进展,负责食堂的后勤人员也主动延长供餐时间,为彻夜值守的同事准备热汤热饭……

1751964261705.png

从“尖兵”的执着坚守到“齿轮”的精密咬合,再到“堡垒”的统筹发力,长垣河务局以立体化防汛体系编织出守护黄河的密网。这场接力不仅是技术与责任的传递,更是治黄精神的代际传承——在风雨中淬炼的“生命至上”信念,化作堤坝上永不熄灭的灯火,化作数据流中精准跳动的数字,化作物资车轮下奔涌的暖流。当洪峰退去,胶鞋上的黄泥终会洗净,但治黄人用脚步丈量出的忠诚、用双手筑起的防线,早已融入黄河奔腾的血脉,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永恒坐标。(张丹/文  王相川/图)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