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防汛指挥系统实战应用,“科技+人力”双轮驱动展现强大合力,后勤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成为强大支撑……2024年河南黄河超标准洪水防御实战演练在马庄控导工程成功举办。
水利部水利标准化评价验收顺利通过,基层班组建设持续加强,2024年原阳河务局在水利管理现代化与标准化建设征程中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精细化管理实践成效斐然,毛庵控导工程荣获河南省水利科普教育基地殊荣,“古道园”“历史口门文化园”等一批黄河文化建设项目璀璨落地。三者并蒂花开,共同谱写了原阳河务局“多元并进、文化传承”的新乐章。
以练为战保安澜
“第一个科目,无人机监测洪水演进。”解说员声音落下,一台无人机随即飞起,从主席台上空经过。无人机、无人船及应急移动监测站等高科技设备全方位投入,精准监测洪水演进、堤坡坍塌,并实时传输数据至指挥部,确保抢险决策迅速精准。防汛物资、防暑降温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供电保障、物资调度等各项后勤保障有条不紊……走进河南黄河超标准洪水防御实战演练现场,后勤工作的强大支撑力成为整个演练顺利推进的坚实后盾。
防汛实战演练
演练前,原阳河务局全局动员、迅速响应,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他们对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帐篷、救生衣等关键抢险物资充足。同时,针对炎热天气下的长时间高强度作业,储备了足够的饮用水、急救药品等防暑物品。为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原阳河务局协调通讯应急部门加强通讯网络建设,确保演练期间指令传达迅速准确。在演练现场,后勤保障人员更是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历经数日的精心筹备与多轮实地模拟演练,6月13日下午,一次立足于超标准洪水防御开展的实战化演练在圆满落幕。现场服务、供电保障、物资调度等多个方面的谋划落实,是后勤工作有序进行的坚实保障,更是演练顺利完成的稳固支撑。
标准前行创新篇
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博浪大地,宛如一幅幅壮阔的画卷,在阳光下徐徐展开,散发着新生的气息。堤防沿线,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防护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标识牌则增添了一份规范与秩序,“精心雕琢”的备防石,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水利标准化是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原阳河务局迅速行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持续开展工程巡查观测,完成管理范围确权划界。克难攻坚,确保完成“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续建坝垛46道,改建加固坝垛88道,有效提高工程抗洪减灾能力。利用法律手段对工程范围内剩余的3处违章建筑进行起诉,维护了单位合法权益。为改善工程面貌,开展“百坝示范、千坝整治”专项行动,整修土方,实现堤顶、堤坡、堤肩完整平顺。种植各类树木生物保证防护体系完备,更新补充各类标志标牌达到布局合理、规范统一。
原阳黄河堤防
“这高空瞭望系统真是我们的好帮手,咱们局200多个监控设备,实现了工程全段、重点坝岸、上坝路口等监控无死角。”一位职工说道。“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不出班组就能干活,真是方便了许多。”另一位职工回答道。
从信息洪流到智能浪潮,智慧黄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跃进。在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整体框架下,原阳河务局构建功能强大的原阳黄河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配备了无人机、视频监控、会商系统、高空瞭望、电子围栏等先进设备,实现了“五级四线”全覆盖和工程24小时在线监管。引入便携式测深仪,消除人工测量坝前水深的不安全因素。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信息化技术,安装“智能石头”新设备构建了黄河坝岸险情监测预警报警系统,创造了“智能巡河”新模式,实现了无人机+视频监控+AI识别的工程巡查。
精细管理显成效
“单位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细化每项工作内容,落实具体负责人,做到工作全过程精细化。”原阳河务局负责人表示。
从水利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的深入实施,到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积极推进;从进一步强调勤俭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工作导向到基层班组建设的持续加强,这一系列成效共同织就了一张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精细化网络。据悉,以马庄班为试点推行为期三个月的精细化管理,班组面貌焕然一新,运行观测和维修养护规范达标,各项记录详细完整,精细化管理试点成效显著。
武庄班全景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该局精细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民生项目,高质量完成职工餐厅、荣誉室、阅览室、机关四楼提标改造,一线班组统一更新窗帘、被罩等生活用品,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对家属院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为职工及其家庭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社区。
古道园
一年来,原阳河务局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致力于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这篇大文章。从古道园的历史痕迹,到历史口门文化园的厚重沧桑;从栗毓美纪事广场的英勇事迹,到原封文化广场的悠悠古韵,这一系列文化地标与堤防沿线的生态“防护网”构建起一条集生态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明清古堤复合型生态廊道。此外,该局积极探索创新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在毛庵控导工程管理班建设六项机制安全文化广场、毛庵控导模型展示区、黄河传统抢险技术技艺展示广场等,被河南省评为水利科普教育基地。
这一年,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每一步前行都凝聚着不屈的力量。请继续出发,让原阳黄河的故事更加波澜壮阔,让博浪大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火花!(张悦)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