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生态资源。黄河流经温县28公里,为这片土地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孕育了农耕文化、太极文化、司马文化、卜商文化、院士文化及怀药文化。在这丰富的文明沃土滋养下,温县河务局将廉洁文化与黄河工程有机结合,打造了大玉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初心启航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
廉洁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温县河务局紧密结合黄河工程,以廉洁文化为纽带,在大玉兰控导工程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大玉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包含“廉洁+”主题黄河文化苑和“党建+”主题生态憩息苑,总占地面积43亩。这一基地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廉洁故事的展示以及深度融合廉洁文化与黄河文化,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深植于河务局的工作和干部队伍的日常生活中。
风清气正 文化实景教育
“廉洁+”主题黄河文化苑是独具温县黄河特色的“廉洁地标”,位于温县黄河大玉兰控导工程20至23坝,是温县河务局全力打造的“四苑一馆”生态文化示范带,将廉洁、治河、法治与安全,四者融为一体,互促共融。
廉洁文化苑作为核心苑区设置有大量反腐倡廉宣传面板;还有独具特色的温县本土廉洁人物故事——“三代帝王师”李棠阶衣锦还乡兴修学堂,家中仅留“一片琉璃瓦”;“维和战士人民英雄”申亮亮于战乱中守护和平与安宁;经济学家王梦奎教授与其兄弟捐献清朝祖屋修建“兄弟书屋”等。廉洁文化苑让廉洁教育不再只是理论空谈,而是通过生动的实践来塑造和巩固参观者的廉洁理念。
一心为公 打造廉洁队伍
大玉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中,设立栖志园为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2023年栖志园先后承办了全国河道修防工技能培训、河南河务局河道修防工技能竞赛、河南河务局无人机技能竞赛等培训,2名学员包揽了全国河道修防工技能竞赛前两名,3名学员包揽了河南河务局无人机技能竞赛一线组前两名、机关组第一名,2名学员包揽了黄委水工闸门运行工职业技能竞赛前两名。
在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将廉洁文化贯穿于培训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反腐倡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班组文化建设,到党风、教风、学风建设。不仅在理论学习中强调廉政道德,更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廉洁自律的实践。通过与业务、文化等方面的紧密结合,使廉洁文化的理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得以深入人心,引导每一位学员在成才的过程中养成廉洁、正直、担当的品质。
党建引领 开展特色课程
大玉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除了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还设置有党建引领的特色廉洁教育课程:玉兰亭故事会、“廉洁从家出发”和恭慎课堂,这一系列课程涵盖多层次、全方面的廉洁教育内容,通过实践教学,深入贯彻廉洁理念。通过这些课程,大玉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正以丰富多彩的方法和形式,引领学员在廉洁为公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廉洁文化在党建工作中更为全面、深入地传播。这是一场廉洁教育活动,更是一场党建引领下的文化盛宴。这种融合发展,让廉洁文化真正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党风建设的生动实践。
博学笃志 筑牢廉洁之基
“党建+”主题生态憩息苑也是大玉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处处充斥着“廉洁”的文化基因。
博观书屋,名字取自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目前书屋共藏书300余册,职工通过不断的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廉洁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廉洁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勤耕园是职工们的菜篮子,共有菜地7亩。班组长利用工作之余,带领职工们通过耕种菜地,可以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清风廊设有20个宣传版面,版面内容包括国家层面治水方针生态保护、班组创建口号标语等。这些宣传标语让职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廉洁文化的氛围,时刻提醒职工保持清醒,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另外,在生态憩息苑的主楼一楼是以“德”为主题,设置有平语近人、劳模事迹和工匠精神,二楼则设置有抢险队员培训宿舍、职工小家、党建多功能综合阵地,走廊以弘扬“传统抢险工艺”为主题,设有“四面红旗”荣誉展示区,激发班组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在争创红旗的过程中也让一线职工进一步明确自身短板,努力补短板,强弱项。从而进一步珍惜工作机会、珍惜创建荣誉、规范一线的日常管理,不断提升一线综合管理水平,从而形成廉洁奉公的工作氛围。(王晓泽 祝枫熠)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