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跫音回响。回顾2023年,惠金河务局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起点之上,着力建设“安澜、生态、美丽、富民、文化”黄河,为推动新阶段惠金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迈出铿锵步伐。
筑牢防汛屏障 守护安澜之河
大河奔流入海,始治安澜永庆。随着惠济、金水两区政府防汛资金的持续投入,河地融合成为惠金河务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近年来,该局不断加强河地融合,与属地政府形成了“汛前向两区政府上报靠河工程根石预加固方案,争取两区政府资金支持”的防汛新模式,开辟了河务部门与沿黄政府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崭新之路,有力保障了辖区工程安全。
2023年汛前,惠金治黄人开启了新一轮防汛备汛工作,防汛预案修订日臻完善,防汛宣传、值班值守等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落地见效,专业化抢险队伍随时待命,实战抢险演练磨砺本领,社会多元力量参与防汛,为黄河防洪运行机制保驾护航,泱泱大河安澜如故。
工程建设与管理日新月异。这一年,保合寨控导、东大坝控导两处“十四五”防洪工程潜坝项目和马渡引黄涵闸改建项目圆满完工,马渡闸被评为河南黄河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
早在2022年,河南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率先以马渡为试点,开展了视频监控、无人机、远程会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设。惠金河务局依托马渡管理班所在地理位置、业务基础及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率先开展“三基四化”建设,马渡管理班荣获河南河务局“三基四化”建设验收第一名。2023年11月,保合寨管理班也通过了“三基四化”标准化验收。集坝岸监测预警、防洪工程监控、智能语音播报、视频会商及无人机巡查为一体的智慧黄河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稳健起步,在推动基层班组迈向“三基四化”的道路上不断思考、探索、实践。与此同时,该局还依托防汛抢险平台,自主开发的抢险沙袋单兵装运设备、坦坡施工自动升降挂篮系统等科技创新项目纷纷投入使用,防汛工作由“人防”走向“技防”。为守护黄河安澜,该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务实高效的创新实践亮点纷呈。
如今,沿着32.14千米黄河大堤,该局共布设重点区域视频监控122处、智能电子围栏33处、语音播报系统58处、自计水尺2处、班组巡查无人机3处、视频会商系统3处,业务系统综合管理指挥平台软件1项。科技赋能防汛抢险,为一线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呵护大美湿地 勾勒生态之河
草木葳蕤满目青,花香氤氲长河岸。沿着惠金黄河大堤一路前行,32.14千米的五彩画廊,4400公顷滩区生态公园,一幅层林尽染、浩瀚延绵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最美沿黄公路S312从惠金穿过,双向4车道共46米宽的大路敞亮通达,绿化带内青草铺地、鲜花绽放、绿树成荫,已融入郑州市沿黄生态廊道“两脉”“三带”“四区”“多节点”建设。在黄河大堤生态廊道内,巨紫荆、娜塔栎、樱花、北美红枫、云杉等数十种名贵树木列队挺立,一段一景。堤顶道路两边,白蜡、紫荆、娜塔栎、云杉、塔松、红枫、银杏等一路相伴,花开四季,色彩绚丽;景台、步道各具特色,群鸟栖息,游人如织,让气势恢宏的黄河又平添几分柔美。放眼望去,惠金防洪工程整洁美观,生物防护体系完整,标志标牌规范统一、布局合理,处处见证着惠金黄河工程管理的进阶与提升,见证着惠金治黄人逐梦脚步的铿锵有力。
黄河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如何更好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始终牵动着惠金治黄人的心。为守护大美湿地,构建生态屏障,该局倾力打造黄河大堤绿化节点,在马渡下延、申庄险工等处种植海棠1000棵,超额完成春季植树任务。依托S312生态廊道、临河亲水观河风光带、淤背区生态休闲体验带、延展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该局从“黄河大堤零公里”处一路向东,打造提升了“四季植物园”“南裹头观河节点”“马渡观河”“马渡黄河文化广场”“渡头柳”等不同层次、规模的生态景观、文化展示、休闲服务景观节点。“三十里画廊”全线变身,险工坝头坐落的法治科普长廊、党建文化广场、郑工堵口廉洁文化广场成为沿黄百姓触摸文脉、流连赏景的网红“打卡地”,成为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典型。
聚合法治之力 永葆美丽之河
法治之光照长河,清风绿岸艳阳天。该局矢志践行黄河保护法职责要义,不断推进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健全惠济黄河滩区联席会议机制,巩固“巡查-函报-执法-监管”常态化管理模式;多元河道监管机制持续完善,配合属地政府持续开展“清四乱”行动;与水上公安联合进行河道巡查,持续巩固深化“河长+N”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河湖违法行为,确保辖区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11月10日,该局协助郑州河务局圆满完成黄委水行政执法现场模拟演练,获上级高度肯定。其间,为确保比赛顺利完成,该局高度重视,历时一个多月,在全体会务组人员共同努力下,全面建设提升黄委执法模拟办案基地,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惠金河务局始终坚持聚法治之力护佑美丽大河。3月,为丰富花园口景区全国法治文化基地内涵,在花园口北广场打造“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3月20日,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即将来临之际,该局承办“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 携手共护母亲河”主题活动,向沿黄群众宣讲黄河保护法;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普法宣传活动在黄河岸边走深走实,顺利通过“八五”普法中期验收。法治宣传教育仿佛四月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将法治精神浸润到人民群众心田。
水润千里沃野 建设富民之河
大河之畔,汩汩的黄河水沿着姚桥、祭城两条干渠,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花园口灌区7000公顷农田。作为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中的一座水闸,马渡闸承担着郑州市花园口灌区的农业灌溉任务,为促进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水利支撑。
因涵闸改建涉及沿黄生态廊道、S312省道部分附属物移民征迁事宜,经与多方沟通,该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多次前往现场勘验,顺利完成征地及附属物补偿任务。自2022年10月15日开工,惠金河务局同参建各方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2023年6月6日主体完工,顺利通水验收。该局构建起“全方位、多维度、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措施,努力把马渡闸打造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向着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惠金治黄人在无私奉献、践行初心使命的同时,又将目光聚焦到共享发展果实、提升幸福指数上来。在马渡闸基地打造首席技师工作室,四季流转守望长河;全面提升保合寨管理班软硬件设施,为改善一线生活条件忙碌不停;保合寨管理班新建的班组活动室为一线职工带来欢声笑语;北环家属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出成效,旧貌换新颜。该局为基层解难题,在为群众办实事中用心、用情、用力。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主题教育、“双零行动” 扎实开展。一年来,该局职工相继获得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黄委工会法知识竞赛第二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河务局“十佳新时代黄河卫士”、郑州河务局“十佳”第一班长等多项荣誉。
点亮文脉之光 滋养文化之河
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文脉悠远,与古为新。近年来,惠金河务局依托32.14千米黄河堤防,深入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辖区全域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提升,把险工、控导、引黄涵闸等工程融入黄河文化,打造提升不同层次、规模的生态景观、文化展示、休闲服务景观节点23处。该局以“古书”形式将分散各处的景观串点成线,打造“三十里画廊”,让人们“走进来”的同时,让文化“走出去”。
惠金河务局依托“1+2+N”惠金黄河文化建设框架,结合惠金黄河地理位置和特色,打造“黄小惠”黄河文化品牌,倾情推出22期黄河文化+科普系列作品——“黄小惠带您游黄河”;联合黄委会小学,衍生打造“黄小娃”品牌,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根植到孩子心中,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增强黄河自信。
“诗‘话’三十里画廊,展惠金黄河魅力”首届黄河文化工程讲解员大赛和惠金黄河文化工程讲解员“轮讲课堂”大赛相继举办,讲与评互动,辩与论兼优,形式多样、内容翔实。该局顺利完成水利遗产普查,推进辖区内黄河决口处、古堤防、古渡口、古碑刻等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国家节约型机关、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水利档案标准化管理二级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这些荣誉可谓实至名归。
深耕沃土写韶华,栉风沐雨赴山海。惠金河务局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深耕基层这片沃土,在栉风沐雨中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惠金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孙冬 孙金丽)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