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打造焦作黄河“数智”新引擎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3-07-25

探索,永无止境;创新,与时偕行。国家“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大江大河大湖数字孪生、智慧化模拟和智能业务应用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是提升焦作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2023年,焦作河务局紧紧围绕“四预”基本要求,超前谋划、先行先试、重点推进,着力强化数字孪生黄河建设,以调水调沙为契机,深度检验信息化成果应用,构筑起焦作黄(沁)河坚不可摧的防护屏障。

开启“指尖巡查”新模式

随时随地上传工程情况照片,迅速输入出险类别、出险原因、出险部位等,在手指点击之间实现流程环环相扣,不一会儿就完成了险情处置,科技让黄河防汛更高效。

这是“河务通”APP的力量,焦作河务局坚持“人防+技防”深度结合,高度重视“河务通”APP在一线治黄业务中的应用,全局321人注册使用,做到了应用尽用,班组人员全覆盖。同时,建立线上督促和问题处理提醒机制,每天公示人员上线率、问题办结率,形成“要我用”到“我要用”的良好局面,自运行以来,生成工程巡查日志37819个,发现处理问题8144个,实现了工情、险情等实地巡查、实时上报、及时审批、高效办结,有效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被一线职工亲切地称为“网上河务局”。

河务通应用图片_副本.jpg

一线职工使用“河务通”APP

在今年调水调沙期间,“河务通”APP智慧化辅助作用持续增强,上线率100%、运行观测上报2473次、执法巡查上报149次、水闸观测上报82次、安全监管上报222次,事项处置更高效、更便捷。

打造现代化综合管理新平台

喜看今日之怀川,黄、沁交汇,智慧源泉奔流不息!

实现“一平台”“一张图”“一张网”“一站式登录”,推动市县两级贯通、数据互通共享、系统融合互联、业务决策应用一体化是黄、沁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

今年3月以来,焦作河务局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运行,严格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自主构建了黄、沁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解决了信息资源和业务应用系统碎片化等问题,助力温县、孟州河务局通过水利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验收。平台还具备可扩展性,后期可对接“河务通”等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综合管理平台_副本.png

黄、沁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

在今年调水调沙期间,各职能组和巡查人员分级登录平台查看水雨情信息,应用黄、沁河防汛预案数据库;整合前端感知设备数据,为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提升了防汛指挥能力;在平台内开展沁北自然溢滞洪区洪水淹没分析预演,建立孪生沁河模型,还原场景实况,对沁北溢滞洪区洪水淹没情况进行推演,标注不同流量级下淹没面积、淹没村庄和迁安人数,实现了灾前预判。

洪水淹没分析预演_副本.png

洪水淹没分析预演

构建“多级联动”全覆盖新体系

智能预警更安全。搭建AI智能平台,实现涉河行为智能识别、自主预警、自动交办、闭环处理。调水调沙期间推送游人涉河告警信息178条,值班人员收到告警信息后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劝离游人280余人,确保了辖区内无溺亡事故发生。

智慧巡河更便捷。90余处视频数据采集点全方位采集重要河段、工程数据;10处水尺观测点和高清夜视自记水尺24小时读取河道水位数值;35处智能语音警示系统自动播放危险提示,极大提升了巡河效率。

工程监测更精准。升级迭代坝岸工程监测报警系统,在3处重点工程布设监测报警点位64个。调水调沙期间全天候动态监测工程安全运行情况,报警17次,有效确保了工程安全运行。

坝岸监测_副本.jpg

坝岸监测

河势巡查全覆盖。集中统一调度全局18架无人机,每天巡查河势工情,实时掌握工程运行情况。调水调沙期间巡查150余架次,巡查河道800余公里,精准掌握辖区内河势变化。

无人机巡查照片_副本.jpg

无人机巡查

指挥决策更高效。新配备视频会商系统3套,实现市县班点“1+6+21+N”全覆盖,保持省局24小时视频会商畅通,市局范围内视频会商17次,其中直接连线班组4次,并多次通过会商系统督查值班值守情况。

回望过往,岁月之轮的辙印里,深深烙下焦作黄河人创新求进、追求卓越的闪光足迹;展望未来,焦作河务局将坚持技防与人防、技术与管理同向发力,提升黄、沁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具备“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沁河平台,提升一线班组智能化水平,奋力谱写焦作黄河保护治理数智化新篇章!(乔楠楠 贾超)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