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于大河之畔,潮涌于壮阔山河。
焦作市位于黄河中下游结合部,素有“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万古流”之称,承担着黄河及支流沁河两条重要河流的防洪任务,防守任务十分艰巨。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6月5日,2023年黄委黄河防洪调度演练焦作段在沁河老龙湾险工拉开帷幕。此次演练模拟现状工程条件下黄河发生“58·7”洪水,黄河支流沁河武陟站出现1900立方米每秒洪水。焦作河务局全力以赴,以“演”促“防”,锤炼实战本领。
以汛为战 淬炼精兵
实干践行初心,担当铸就未来。
上午9时,演练正式启动。
沁河武陟老龙湾险工演练指挥部现场,作业面上人员、车辆、设备井然有序,黄河铁军精神饱满、阵容整齐、蓄势待发。
10时20分许,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随着现场指挥长一声令下,演练紧张有序地开始。利用电磁波技术、三维激光全景摄像技术,搭载多通道探地雷达、拖拽式电磁探测器和一体化三维测量系统的移动堤防隐患探测车实时采集分析堤防信息,结合现场巡查人员在沁河大堤桩号64+000处及65+100处分别发现一处管涌险情,巡查人员立即通过河务通APP上报险情。接到报险后,现场指挥部迅速组织会商,研判抢护方案,确定分别采用修筑反滤围及安装装配式养水盆方式对两处险情进行抢护。
在接到现场指挥部指令后,80名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队员迅速赶赴现场。集装袋、封口、输送于一体的防汛抢险联合装袋机以每小时1200个的速度快速装填土袋,两节直径约1.8米的玻璃钢养水盆快速组装,高约1.6米的围井迅速用土袋排垒成型,梢料、块石飞速填充其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经抢险队员全力力抢护,管涌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演练任务圆满完成。
整个演练过程人员分工有序、精神饱满,斗志轩昂,充分展现了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黄河铁军”精神。据悉,为确保防汛演练高质量完成,焦作河务局高标准统筹谋划演练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指挥调度、实战科目、演练场地进行安排部署,组织抢险专家对演练脚本逐条进行细致打磨,党组书记、局长方祖辉更是全程参与了每次演练会商和抢险现场联合预演,为高标准完成演练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练促干 提升能力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通过实战大演练,焦作黄河防洪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充分综合检验,防汛抢险综合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提升了抗洪协同作战能力。此次演练参演人员达400余人,涉及河务、公安、通信、卫生等多个单位和乡镇。各参演单位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真正达到了“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实战效果。
锻炼了队伍实战应急能力。通过演练,各参演人员进一步熟悉、掌握了解防汛抢险的重点、要点、处置程序和方法,检验了预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了应对突发汛情、险情实战配合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检验了防汛新科技实战运用能力。异地会商系统和远程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防汛信息化水平。移动堤防隐患探测车、防汛抢险联合装袋机等一批防汛抢险新技术、新方法在演练中得到了实战检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备促防 “练”就底气
“有备无患”方能“有条不紊”。在此次演练之前焦作河务局便紧紧围绕“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抓细抓实开展了各项防汛工作准备,为今年防汛工作蓄足底气。
紧抓责任,强化落实。根据防汛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充分汲取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防御经验,对责任落实等14个方面71项防汛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全程跟踪工作完成情况,形成自上而下的防汛重点任务推进机制。
预字当先,牢筑屏障。根据2023年河南河务局最新排洪能力分析及辖区工程、河势变化情况,完成黄(沁)河防洪预案及应急预案修订,细化各量级洪水条件下应急响应、防洪调度、后勤保障等措施,切实提升应对处置能力。多次召开防洪预案专题研讨会,针对焦作黄河、沁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防洪形势,结合以往防御大洪水经验教训,对预案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齐心协力寻求整体方案的“最优解”。
把清“脉搏”,对症下“药”。针对温县张王庄,武陟驾部、嘉应观,沁阳水北关、马铺等不利河段制定应急抢护方案;完成黄(沁)河断面根石探测1117处,排查整改工程隐患130处;完成投入使用验收临时度汛处置项目3处和水毁修复项目7处,全面消除黄(沁)河安全隐患。
以赛促学,提升能力。面向全体职工开展防汛知识学习与培训并组织防汛知识竞赛,面向基层职工开展防汛抢险理论知识培训并组织防汛抢险个人竞赛,面向抢险队员开展防汛抢险技能及实操培训并组织机械化抢险技术集体项目竞赛,全面推进“三训三赛”工作开展,通过理论考试、技能竞赛、实战演练等工作,达到以赛促学、以练代战的目的。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下一步,焦作河务局将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的思想,在黄河流域即将全面入汛之际,全力推进焦作黄河“四预建设”,细化防洪预案,强化工程巡查,加强队伍建设,保证黄河安全度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志伟)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