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怀川 让黄河助力城市建设更出彩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3-05-31 来源:黄河网

“治一方水土,改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焦作黄河人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努力发挥黄河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焦作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多个“地标名片”上闪烁着黄河水的润泽光芒。

焦作河务局作为黄河焦作段水行政管理单位,所辖黄河河道长98千米、沁河河道长80千米,肩负着辖区黄(沁)河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任。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黄(沁)河水资源优势日益突显。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成为焦作黄河人努力的航标和责任。

主动作为 提升水源供给保障能力

该局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用途管控”为手段,全力保障水源供给。

及时清淤保渠通。该局密切关注河势及水情变化,及时做好引黄(沁)河涵闸闸前清淤疏浚,增加渠道过流能力。

靠前服务保供给。严格“两水分供、两费分计”,积极提升管理水平以激发水资源效用最大化。该局于2023年年初开展供水线路普查,多次深入末端查看引水路径及沿线农业和非农用水户情况,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做到急用户之所急、帮用户之所需。

优化供给提效率。坚持节约集约用水原则,科学调配水量,注重供水网络信息技术监管,主动跟进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各方用水需求情况,优化取水指标,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保障地方经济、生态、农业、生产生活等用水。

如今的黄河两岸,一侧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另一侧是瓜果飘香的农家田,40处文旅景点镶嵌在这条生态风景线上,美景、文化和乡愁沉淀在其中。

以水润城 融入地方生态建设大潮

“游玩就去大沙河。”大沙河畔垂柳依依、水波荡漾、游人如织、风景如画。作为“引黄入焦”项目之一的大沙河生态公园,俨然成为百万焦作百姓的旅游首选“打卡地”。

一直以来,为让黄河水更好地造福沿线城市和区域百姓,焦作河务局主动对接地方政府,跟进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科学谋划实施了“水润怀川”项目方案,努力从城市规划、湿地涵养、生态景观、城市水系等项目实现突破。“引黄补沁”项目列入焦作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黄沁互补、市县联通”引黄供水网络融入地方整体布局,地下水漏斗区补源列入水源方阵,有效地回补了焦作市、县的地下水;引黄河水入城市水系,建成城市公共生活大美舞台的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新乡市水系五湖四河两渠、建设城区生态水系工程等。

碧水潺潺的河流穿城而过,营造了多姿多彩的城市水景观,有力提升了流域群众“家在公园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河地融合 助力流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下游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增长与供水能力不足的矛盾加剧。焦作河务局坚持高点站位、发展共赢的原则,主动融入流域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实现河地融合、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主动作为,服务发展。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科学谋划实施“河地融合促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建立河务部门与地方沟通协作机制,多次与焦作市及各县党委、县政府座谈交流,研讨方案,努力寻求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奋力扩大发展共赢的同心圆。截至目前,已有15个项目列入市(县)规划。先后推进实施了武陟县西滑封集工业、生态、供水为一体的供水项目,联合省局水务公司与温县地方政府签订供水协议,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供水协议覆盖焦作6县(市),并成功延伸至新乡实现跨区域供水,有效缓解了新乡生产、灌溉用水压力。

支援生产,助力经济。为确保水源供应和黄河水价值,该局充分发挥所属水务企业及各县级供水处有机协同经营模式,主动服务地域企业引用水需求。通过深入各企业研究用水经营能力,分析区域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划设计、服务企业、争取项目。近年来,签约沿黄企业用水协议,全力保障了孟州隆丰皮草、武陟江河纸业、瑞丰纸业、华兴酒精厂等企业的用水需求,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勇于担当,共克时艰。2020年至2021年疫情期间,为满足酒精供给,孟州华兴酒精厂加班加点生产,水源的持续供给问题成为最大困难。该局得知后,不顾疫情风险,在严格履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人员迅速返岗,有序调度水量,提供水源供给,满足了作业生产用水需求,有力提升了地方酒精供应保障能力,为新冠疫情防控贡献黄河力量。

近3年,累计完成供水量11亿余立方米,其中非农供水比例接近50%,水费收入逐年增长,区域经济支撑显著。如今,在焦作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黄(沁)河水日夜奔腾、源源不断地润泽着这片4000多平方千米的怀川大地,持续为流域区域地方工业、农业、生态、城镇用水及补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杨海燕)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