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润泽中原

——河南河务局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纪实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5-09-02

大河滔滔,奔流不息。

黄河是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河流,其水资源量约占全省入境水资源总量的90%。自1999年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河南河务局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克服来水偏枯等不利条件,有效应对流域干旱等严峻挑战,保障了省际高村断面流量连年达标,实现了黄河干流连续26年不断流。

26年来,河南黄河干流累计供水超过67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我省黄河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1756831780751.jpg

四水四定:“精打细算”和“严控严管”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黄河流域推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河南河务局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严格取用水总量和消耗强度控制,加强引黄取用水全过程监管,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助力沿黄地区构建有利于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保障生态安全,构建河南黄河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持续提升流域省内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需要,全力支持河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与此同时,密切跟踪水情、墒情、工情,紧盯灌区用水高峰节点,适时加大引水流量,全力满足地方用水需求,为灌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水资源保障。

从涵闸到灌区:用好每一滴黄河水

1756831865933.jpg

马渡引黄闸改造升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障引黄供水,安全运行水闸是关键。

近年来,河南省沿黄15座涵闸完成立项、拆除、重建、通水验收等一系列工作,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改建完成的引黄水闸过流能力显著提升。

粮食生产,命脉在水利。在今年引黄抗旱、补源等关键期,河南河务局积极与各灌区管理部门协调,着力破解水指标短缺、上下游用水调度困难、局部工程存在短板等问题,结合实际用水需求和工程运行条件,科学动态调整引水流量,最大限度挖掘引水潜力,充分发挥水闸效能,为农业灌溉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系统思维,推进水系连通。河南河务局对全省35个灌区开展实地查勘,绘制完成各地市引黄灌区示意图,清晰标注渠道、泵站、涵闸等水利设施布局与走向,为汛期快速识别关键节点位置,优化水闸度汛方案奠定基础,确保引黄水闸安全度汛。

2020年以来,河南已建成沿黄1200多公里复合型生态廊道,干流右岸全线贯通;2024年1-7月,黄河干流持续保持Ⅱ类水质,流域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93.9%,同比持平,无劣Ⅴ类水质断面。

1756831968998.jpg

张庄入黄闸

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积极配合做好重点水源工程、灌区渠系改造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进明清黄河故道、西汉黄河故道的开发利用,推动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也日益增强。

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在实现生态修复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观赏与体验,郑州、开封、新乡、三门峡等地区的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成为地区居民游玩打卡网红地,当地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应时而生,地方特色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得到有力发展,成为推动河南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与河共舞:中原更加出彩的水资源保障

彭楼引黄闸.png

彭楼引黄闸

多年来,河南河务局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以黄河水为“纽带”,跨区域整合水资源,串联起地方农业稳步生产、城市稳定发展与生态稳固提升的多重发展。

开封三义寨引黄闸通过引黄总干渠将黄河水输送至商丘市任庄、林七、吴屯、郑阁四大水库,郑州赵口闸则将黄河水送到了100多公里以外的周口市西华县,濮阳彭楼闸向山东聊城4县供水,引黄入冀补淀渠首闸持续向华北地区地下水综合治理生态补水,工程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依法、依规治理黄河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意义和战略地位。制度的制定是推动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保障和核心动力,河南河务局持续强化供水行业统一管理,制定出台了《河南黄河河务局关于加快引黄供水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南黄河供水管理办法》《河南黄河引黄供水督查工作办法》《河南黄河引黄供水绩效考核及奖惩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性文件,铺就了新时代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湛蓝天幕下,蜿蜒的黄河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娴静而柔美。踏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河南河务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绘就美丽中国黄河新画卷。(张墨逸)


责任编辑:来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