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2025年河南黄河防汛物资管理工作,2月12日,副局长杨旭临带领防御处有关同志,赴防汛物资储备调配中心对物资管理、应急调度、隐患排查治理以及信息化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逐个进入库房开展实地调研,对防汛物资储备调配中心铅丝网片、麻绳、编织袋、抢险照明设备、冲锋舟等 17类防汛物资的储备状况逐一检查,对仓库的安防设施和消防设施进行了排查,检查视频监控系统是否覆盖火灾隐患点和盲点,查阅抢险设备的运维记录,并对仓管人员的火灾安全隐患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提示。之后,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储备调配中心的人员、机构设置等基本信息,观摩河南黄河防汛物资智慧调配管理平台演示,通过模拟工程出险调运物资,检验防汛物资跨区域调度程序。
调研组对防汛物资储备调配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物资保障在黄河安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地位,并提出如下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秉持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理念,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调配工作,做到常备不懈、恪尽职守。二是坚持创新进取,密切关注前沿科技,积极探索新设备、新技术,开展创新项目,丰富物资种类,拓展进步空间。三是紧抓安全生产,规范仓库布局,明确安全风险点,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与流程。四是提升智能化水平,采用人工智能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将防汛物资管理平台打造成能精准分析数据、有效指导抢险工作的有力工具,以科技支撑全面提升全局防汛物资管理水平。五是完善调配能力,确保险情定位精准,车辆人员保障充足,调配方案科学高效。
对于防汛物资储备调配中心未来的发展,调研组强调,要高瞻远瞩,以目标为导向,不断拓展功能与业务。以智慧调配管理平台为依托,整合全局物资管理工作,坚持实现 “六化”:一是规范化,对各项工作制定统一规范与完善规程。二是制度化,依靠完善的制度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三是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四是智能化,开展物资管理和调运智能化研究,学习先进经验与做法。五是科学化,全面提升人才、技术、设备等抢险能力,走科学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六是全局化,提升能力,勇于担当,推动全局防汛物资管理迈上新台阶。
防汛物资储备调配中心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调研组要求,加快防汛物资智慧调配管理平台编程任务,筑牢河南黄河安澜“物资防线”。(王登 张一鸣)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