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筑安澜——黄河“根石”礼赞河南篇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4-12-04 来源:《黄河 黄土 黄种人》


1733323974468.png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从远古到今天,中国人的活动轨迹没有离开过黄河。这里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中的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地处黄河流域之滨;黄河流域一直被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视作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忧患之河,历史上决溢、改道频繁,曾被称为“中国之忧患”。自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次,大的改道26次,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每次决溢,水沙俱下,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的生态灾害长期难以恢复。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事业,才使古老的黄河获得新生。1946年2月,冀鲁豫解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故道堤防修复工作,从此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的伟大帷幕。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开启了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事业的崭新篇章。

河南人民治黄事业是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拉开序幕的。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提出堵复花园口决口,让黄河回归8年前的故道,不顾解放区人民可能遭受的洪水威胁。1946年年初,中国共产党为保护人民的利益,一方面与国民党进行堵口谈判,一方面组织群众开展黄河故道堤防修复工作,并于2月22日成立了冀鲁豫黄河故道管理委员会,5月改称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也建立了相应的治河机构。从此,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手拿枪,一手拿锨”,揭开了人民治黄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确保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河南人民采取“修守并重”的方针,修复堤防,发展生产,迈出了黄河保护治理事业新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原儿女坚决扛起让黄河造福人民的崇高历史使命,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携手办好新时代黄河的事情,黄河旧貌换新颜,中原大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河润泽着广大中原人民。

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事业,取得了黄河78年岁岁安澜、25年连续不断流的伟大成就,初步建成了“大河安澜、河通渠畅、水清岸绿、生态健康、人水和谐、景美文昌”的美丽幸福黄河。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总有一些精神令人感动,总有一些精神值得纪念,总有一些精神值得传承。

1733324015031.png

万众一心、敢于胜利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河南,正处于黄河的“豆腐腰”部位,“地上悬河”最突出、历史上决口最多,故有“黄河之险,险在河南”的说法,历来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河南段先后遭遇1958年、1982年、1996年、2021年数次罕见的大洪水。在抗击洪水过程中,人民群众表现出英勇无畏、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成为新时代黄河人的优秀品质。当洪水来临时,黄河人以汛情为命令,迅速行动起来,各级党委政府统揽全局,组织抗洪抢险队伍,统筹调度防汛物资;各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发挥各自领域专项优势和专业特长,共同应对洪水挑战;广大人民群众不顾个人安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鼓励和支持,搬运物料、加固堤坝,直至取得抗洪抢险的最终胜利。

1958年7月17日,花园口水文站出现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这是自1919年有水文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这次洪水的特点是洪峰高、水量大、来势猛、含沙量小、持续时间长。兰考东坝头以下,黄河滩地全部进水,约有400千米长的堤段水位超过保证水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根据中央“不分洪,加强防守,战胜洪水”的意见,河南100余万名军民投入抗洪抢险,每千米堤防防守队伍300—500人,提出了“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战斗口号。“人在堤在,水涨堤高”,最终,经过连续10昼夜的奋战,战胜了堤防渗漏、蛰陷、脱坡、裂缝等险情130多处,险工险情12处,成功驯服了洪水。

1982年8月2日,花园口水文站出现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支流沁河武陟水文站洪峰流量达到4130立方米每秒,超过了其防御4000立方米每秒的标准。黄河、沁河并涨,汇流快、来势猛、水量大,情况严峻复杂。沿黄河、沁河30万军民冒雨上堤防守,充分发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精神,经过10昼夜的英勇搏斗,确保了黄河和沁河的堤防安全。

1996年8月5日,花园口水文站出现76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这次洪水有着水位高、演进慢、漫滩广、险情多、灾情重等极其异常的表现。河南动员50多万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抗洪救灾,大家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经过10多天连续奋战,确保了洪水安全下泄。

2021年9月中旬至10月,黄河干流9天内先后形成3次编号洪水,支流伊河、洛河、沁河均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大洪水。河南黄河经历了大流量、高水位、长历时行洪过程,防洪工程和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河南近2万名干部群众和官兵经过30天的昼夜奋战,不怕疲劳、不怕辛苦,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最终战胜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最严重秋汛和1982年以来沁河最大洪水,抢护各类险情2439次,有力保障了滩区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防御和迎战这几场罕见大洪水的过程中,在这些严峻的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不惧困难、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展现出了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万众一心、团结协作,在艰苦环境中磨炼了意志,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成功应对了一次次洪峰考验,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确保了黄河安澜,书写了黄河人不懈奋斗的故事。

1733324051062.png

兴利除害、胸怀大局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闻名于世。由于黄河河道不断淤积,河床不断增高,形成了“地上悬河”。为保障防洪安全,堤防也要随之加高,河床越高,堤防越险,一旦决口,洪水势不可当。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明确了“变害河为利河”的治河思想。“变害为利”,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审视思考,需要更大的格局和胸怀来拓宽视野。对此,人们避开“水害”,从“水利”着手,在进行加高培厚残破堤防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引黄灌溉,积极探索如何让黄河造福人民。高高隆起的“地上悬河”虽然对黄河防洪不利,但在兴利方面,却如同一条输水总干渠,为沿黄两岸发展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流灌溉条件。

1951年3月,黄河下游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开工建设,揭开了黄河造福人民新的一页。这一伟大创举,是“变害河为利河”的重要尝试。工程建成后,不仅使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还通过济卫工程促进了卫河的航运发展,其在引黄灌溉、盐碱地治理、井渠结合灌溉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就。人民胜利渠的建成运用,打破了几千年来“黄河碰不得”的思想,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一面旗帜。

此后,人们掌握了黄河“变害为利”的一个诀窍,河南引黄灌溉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相继建成了郑州东风渠、兰考三义寨人民跃进渠、新乡共产主义渠等引黄灌溉工程。目前,河南已建成各类引黄取水工程71处,大中型引黄灌区52处,设计灌溉面积1.55万平方千米,抗旱补源面积6000平方千米;引黄受水区达13个地市(区),总面积占全省的55.5%,人口总量占全省的68%,多年GDP总量占全省的70% 以上,黄河水资源已成为中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干旱年份及时启动抗旱应急供水,积极助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探索黄河如何造福两岸人民时,坚持站位全局、胸怀大局,有针对性地将黄河水资源送到流域之外,跨流域、跨地区支援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

20世纪70年代,华北连年干旱,春夏之交的海河流域旱情加重,天津发生严重的水危机。党和国家决定引黄济津,分别于1972年、1973年、1975年通过人民胜利渠3次引黄河水5.25亿立方米,有效化解了天津市用水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由于用水粗放、地下水开采过度,白洋淀发生缺水危机。2015年,河南省最大的生态调水工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已累计向河北供水33亿立方米,为白洋淀生态保护和华北地下水恢复提供关键水源,有效缓解了河北地下水超采问题,提高了“华北明珠”白洋淀的水位、扩增了湖泊面积,特别是为国家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建设提供了水安全保障。

伴随着岁月的脚步,河南境内的一条条引黄取水工程,已经蝶变为一条条生态带、一渠渠民生水、一道道风景线,随着汩汩的黄河水润泽着中原大地,造福着沿线的广大人民群众。

1733324114146.png

自力更生、团结奋斗

黄河堤防是抵御洪涝灾害威胁、保障防洪安全的重要防线,关乎沿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938年,国民党军队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改道南流8年,故道堤防历经战争破坏、风雨侵蚀,不堪洪水一击。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黄河两岸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困苦、自力更生、团结一心,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开展了大规模的复堤运动。

河南黄河堤防先后进行了3次大复堤,进入21世纪后又进行了标准化堤防建设。“十三五”末,河南黄河两岸建成了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501千米长标准化堤防,为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程保障。

1950—1957年,河南开展了第一次黄河大复堤。在“宽河固堤”方针指导下,主要任务是修残补缺,加固堤防的薄弱环节;目标是确保陕县水文站(今三门峡水文站)23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不发生溃决,堤顶高1949年洪水位4米,堤顶宽7—10米,并用黏土盖顶包淤。宽河固堤首先要废除民埝。民埝也叫生产堤,是滩区群众为保护耕地、村庄自修自守的土堤。想要废除民埝有很大困难,当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逐步废除的办法,一边向群众做思想工作,一边安置腾退房屋土地的群众,最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纷纷投身于大复堤工程中。

1963—1967年,河南开展了第二次黄河大复堤。培修标准以防御花园口水文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为目标,两岸大堤超高原右岸2.5米,平工堤段顶宽9米,险工堤段顶宽11米。这次大复堤结合救灾工作实行以工代赈,大批灾民参加复堤施工,解决了灾荒问题,完成了复堤任务。这次复堤较第一次大复堤有个明显变化——运土工具采用了胶轮车,濮阳范县等地还开创了用拖拉机拉坡上堤,焦作武陟、博爱采用履带拖拉机碾压,施工效率成倍提高。施工现场人挨人、车连车,红旗招展,场面十分壮观,广大干部群众热情高涨,相互鼓励、相互监督,高质量完成了施工任务。

1974—1983年,河南开展了第三次黄河大复堤。由于1964—1977年三门峡水库大坝两次改建,大量排沙,黄河下游河道发生严重淤积。为保持河道的排洪能力,拟定了防御花园口水文站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为目标的复堤计划。复堤中实行了合同承包责任制,组建了机械化施工队,并对质量差的堤段进行多次锥探压力灌浆,复堤质量大大提高。

在“九五”期间堤防加固的基础上,2002—2021年,河南黄河河务局开展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标准为堤顶宽12米,其中硬化路面6米,临河种植50米宽防浪林,背河为100米宽淤区,淤区顶高程平2000年水平年设防水位,淤区建成后种植适生林。施工过程中,各级黄河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倒排工期,逐日推进,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工程建成后,黄河下游堤防全部达到防御花园口水文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标准,全面增强了堤防抗洪能力,在黄河堤防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黄河堤防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广大建设者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始终坚守岗位,不畏艰难,无怨无悔地投入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特别是在前两次大复堤过程中,坚持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协同作战,展现了黄河建设者的良好形象和独特精神气质。

1733324152221.png

科学求实、创新进取

黄河下游作为世界著名的“地上悬河”,其保护治理一直是中国水利事业的重大课题。悬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以来,从历代治河经验中汲取智慧,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手段,加大研发力量,狠抓技术攻关,从提升防洪能力和调控泥沙等方面同步发力,大力推进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

河南黄河科技人员针对河南黄河河道上窄下宽、宽浅散乱、游荡多变、槽高滩低堤根洼、临河背河悬差大的特点,重点从堤防加固方法、防汛抢险技术、抢险机具、防汛信息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河南黄河堤防是在战争破坏的旧堤基础上修筑的,堤身漏洞隐患很多。人民治黄初期,按照黄委关于“消灭大堤内部隐患”的要求,各级纷纷行动起来。1951年,河南封丘修防段工人靳钊钻研发明了钢锥探摸堤身隐患的方法,很快推广到全河,后又传到其他流域。他不满现状,多次试验,又完善了接锥技术,改进灌沙漏斗,创造了四轮灌浆车。1970年,武陟黄沁第二修防段职工彭德钊,孜孜以求,接续研制了手推式电动打锥机,后又升级第二代“黄河744型”打锥机,被推广到全国并援助到斯里兰卡。

改革开放以后,河南黄河科技创新工作者思想进一步解放,科学探索精神劲头十足,在传统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方面接连攻克多个难题,研制了高压喷射注浆机加固堤防、液压开槽机修筑堤身截渗墙,并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方面成功研制了多功能潜水钻机、组合装袋机、合成材料沉排坝、混凝土透水桩坝等,取得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

进入21世纪,随着治水新思路和“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目标的提出,信息化高新技术应用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河南黄河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坚持自主研发,协同有关科研单位和高校联合攻关,在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

立足黄河防汛这一主责主业,研发了“五级四线”监测感知巡查指挥系统,在黄河下游典型河段建立“天空地河工”数据采集网络,通过加密监测感知设施点位布局,汇聚5606道坝、53个滩区、858千米堤防的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业务数据等,实现多源数据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自研的工程安全指数动态评价预警系统,模拟坝前河势演变和水下河床冲刷发展过程,量化工程结构的安全系数,运用AI算法动态评估坝岸工程风险,提前预判工程险情,预置防护措施,为掌握防汛抢险主动权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每年黄河主汛期期间,利用研发的“智能石头”(工情险情监测预警系统)精准捕捉险情,为防汛抢险赢取先机;应用河道巡查预警机、飞潜一体化测量船、应急移动监测站等新型设备,对靠河工程、河道主流线逐段航拍,对重点河段进行水上水下三维地形数据信息采集,全面掌握河道形态变化情况,并利用“河南黄河四预一体化平台”绘制数字河势图,为预筹防御措施、险情抢早抢小提供可靠依据,为确保黄河安澜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广大治黄科技工作者为了实现一个个目标,往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们始终不畏艰难,勇于打破陈规,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用智慧和汗水突破治河技术瓶颈,为黄河保护治理事业开辟出一条条新路径,引领着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转型。

1733324187661.png

尊重自然、与时俱进

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事业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黄河人与时俱进的一项新的精神追求。

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如何既保护好黄河生态环境又实现高质量发展?河南黄河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会同沿黄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抓好大保护,针对存在的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四乱”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绿色转型发展不够等主要生态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进行了一系列生动实践。

黄河是河南省的最大客水资源,20世纪末曾频遭断流危机,对河南来讲,黄河水可谓是弥足珍贵。1999年,国家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后,河南坚持在节水优先及用水总量控制前提下,统筹配置生活、生态、生产用水,推进计划用水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建立了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与地方水利部门沟通磋商用水计划,实施取水总量管理预警机制;开展各类取用水管理专项行动,建立监管台账,采取日常巡查、明察暗访、联合督察、年度检查等方式从严从细管理水资源,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利用丰水时机或结余水指标,适时向贾鲁河及其支流、卫河及其支流、惠济河(古汴河)、大沙河以及20多个湖泊湿地等生态补水,有力促进了水系生态的复苏与繁荣。

黄河河南段点多面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时有发生。河南黄河人积极运用法律力量,1982年6月,推进《河南省黄河工程管理条例》这一河南省首部关于黄河的地方性法规出台;2015年7月,《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出台,增设了“黄河湿地保护特别规定”专章;2016年12月,《河南省黄河防汛条例》颁布,使黄河保护治理从行政措施上升到法律手段。202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后,推动首部地方配套法规《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于同年7月出台施行;同时,推进《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办法》立法,在法治轨道上强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

创新黄河保护治理协同机制,配合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强化内协外联,对内开展“大水政”河道监管防控体系建设,对外联合开展整治河道非法采砂、河湖“清四乱”、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恢复河湖原有生态面貌,提高河湖“颜值”。创新探索“河长+”模式,坚持目标导向,以河南黄河水行政执法与公、检、法、司等机关衔接,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巡回法庭20余处,有力促进了河道生态环境持续复苏。

积极开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洛阳市孟津区段、郑州市惠济区段、开封市兰考县段、濮阳市台前县段等6处河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黄河。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大力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依托黄河标准化堤防持续开展工程绿化,累计植树220万棵。截至2023年年底,沿黄1200多千米生态廊道建成,干流右岸全线贯通,一条绿色、生态、安全、人文、幸福的复合型生态屏障初步呈现,形成千里画廊、生态长廊。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发展潮流,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理念。新时代的河南黄河人在黄河保护治理中,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黄河,在建设幸福黄河的新征程上贡献应有的力量。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也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黄河,把黄河保护治理看作治国理政的大事,视作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和智慧创新,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保护的转变,展现了坚韧不拔、勇于担当、团结协作、创新进取、与时俱进和绿色发展的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保护治理黄河实践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未来,我们应继续大力弘扬这些优秀精神,不断推进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真正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相关链接:


十年·见证“根石精神”

10年前,2014年7月20日。在孟津铁谢,黄政第一次见到了根石。铁谢工程班王占国班长从丁坝前的斜坡下面,摸索出来一块灰不溜秋的石头,丢到黄政面前,说:“这就是根石,水位低的时候才会露出来一点,平时都是淹在水里的。”当黄政从工程班临行将去从事水行政执法工作时,王占国对他说:“黄政,记住根石!一定要记住根石!”

那一年,黄政初识根石,也开始了解根石。

8年前,2016年夏秋之交,又是一年防汛时。同事们值班的值班、巡查的巡查、抢险的抢险,每天都能看到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们在烈日下、暴雨中来回奔波的身影。

白鹤工程班的张丛伟班长时年将近50岁。从22岁到孟津黄河河务局参加工作开始,张丛伟一直坚守在远离繁华的小村庄里,维修养护、运行观测、防汛值守……黄河水抚过丁坝的根石,也抚过他的眼角眉梢。近30年的岁月,让他从青涩懵懂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班长”。他把青春献给黄河,将人生一寸寸地压进河底泥沙,与万千石头一道,守护着这条亘古流淌的河流。

张丛伟说:“从小浪底水库往下,咱这儿是第一处防洪工程,咱要是守不住,咋整?”他在问黄政,但眼神里却没有丝毫犹疑,只有坚定。

那一年,黄政懂得了根石的意义,就像张丛伟这样,能负重、肯奉献,不张扬、不浮夸,在漫长岁月里只做一件事:守护。

6年前,2018年7月20日。孟津黄河河务局防办主任李朝辉,在当天上午进行河势查勘时,不慎陷入河滩淤泥里。在同事的帮助下,他终于拽着木板爬了出来。上岸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澡也不是换衣服,而是认真填报当日水情和工情信息。

那段时间,黄河上中游普降大雨,小浪底水库持续大流量下泄,处于山谷型河道向平原型河道过渡的黄河孟津段首当其冲,防汛形势日益严峻。在此情况下,孟津黄河河务局启动防洪运行机制,各职能组全员在岗、昼夜坚守,而李朝辉更是把整个人都扑到了工作里,让“责任”成为他生活的全部,也成了千千万万治黄人的缩影。

那天下午,黄政给他打电话,想要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对于陷入淤泥的经过他三言两语带过,最后说:“我这会儿还在花园工程班,把衣服晾干后继续查勘,前晌还没弄完。”

滚滚浊浪里,他们迎着朝阳出征;漫天星辰下,他们带着疲倦奋战。万里黄河九曲回环,处处有他们的身姿;两岸夹峙一水之间,每朵浪花都溶解着他们的汗水。黄政打开地图,看向云天相接处,这里是晋豫鲁,那里是青甘陕。大河如练,蜿蜒中呐喊着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的文明之声;如血脉,跳动中滋润着祖国母亲的胸膛和肌肤。而在这山峦纵横间,治黄人就像是一块块沉默不语的根石,把自己沉在河水中,托举起两岸坚不可摧的“水上长城”,让浑黄的河水收起戾气和狂野,温顺恬淡地流向渤海。

那年李朝辉身穿迷彩、浑身泥浆的场景,然后是其他同事各自奋战在防汛一线的身影,再然后是大河上下数以万计的治黄人、一座一座的大坝、一道一道的堤防,最终还是定格在那一块灰不溜秋的石头上。那年,黄政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块根石,就像李朝辉一样,沉下心、弯下腰、能吃苦、敢担当,哪怕身处险境,心中最惦念、最记挂的,依然是这条被称作“母亲”的河。

5年前,201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70岁生日。那年8月,在整理U盘里资料时,偶然间看到了当年写的那首诗——《根石》。独自坐在办公室里,一遍遍地低声诵读,像和老朋友对话,又像是警醒自己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在字斟句酌间,我对其中个别词句又进行了修改。

在那之后,“能负重、肯奉献,不张扬、不浮夸”的“根石精神”开始被更多人所熟知、认可、践行;争做一名“沉下心、弯下腰,能吃苦、敢担当”的治黄人,也成为更多同志的标杆和方向。

那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根石精神”的实质,应该也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吧。

3年前,2021年。又是7月20日,郑州的那场暴雨洪水虽已退去,但留下了永远的历史印记。有的人失去了生命,有的人失去了家园;有的人拄着拐杖,展开手帕,把叠放的现金捐出去;有的人手拉手用身体组成“人墙”……党政军民众志成城,全国各地协力支援,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史诗篇章。

那一年,黄河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伏秋大汛和1982年以来沁河最大洪水。那个汛期,大河上下各级职能部门迅速响应,如同一部极其精密的机器,开始轰隆隆运转起来,带着无可阻挡的信念和决心。作为豫西黄河河务局全员岗位责任制宣传报道组的成员,黄政见证了赵晓文等5名女职工请愿下沉一线的感人之举、见证了临时党支部的“火线”成立、见证了一线职工在浊浪中更换水尺……而他自己,也和爱人一起奋战在防汛一线,家里只剩下1岁的女儿和66岁患有脑梗的母亲。至今他也忘不了母亲当时说的一句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安心忙,家里有妈在。”

那一年,黄政才明白,原来“根石精神”一直都在,在每一位治黄人的心底,在每一位治黄人背后的家庭支持里,在每一次深夜出征的脚步中,在每一处堤顶坝头猎猎飘扬的党旗下。

今年是2024年,距离黄政入职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10年间,他看到了豫西黄河保护治理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再到“十四五”的蝶变,纸上的各项计划一项一项变成现实;看到了历次大流量洪水平稳过境,豫西黄河、沁河岁岁安澜;看到了刚入职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铁谢工程堤顶道路成为引人入胜的沿黄生态廊道,看到了“四法衔接”为全面依法治河管河搭建起新平台。10年很短,短到让人感觉转瞬即逝;10年很长,长到足以让大河焕发新彩。这10年,是大事、要事交织的10年,是汗水荣光闪耀的10年,更是责任在肩、使命在身、落实在行的10年。回望过去,我们曾深夜研判、黎明出征,曾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疾风骤雨里守护安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是“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指路明灯。

大河奔流千秋阔,东方风来满眼春。“根石精神”归何处,且看两岸治黄人。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