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汛期,河南河务局压紧压实各级防汛责任,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对防汛业务信息化进行探索与实践,有效助力各项防御措施落地落实,全力确保黄河安澜。
先“汛”而行,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密切监测气象水文信息,加密监测感知设施点位布局,整合水雨情数据,前瞻、及时进行雨水情监测预报。特别是在防汛关键期期间,对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与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三道防线”初步探索,一是通过卫星云图、雷达图、天气图获得大范围天气信息,分析台风“派比安”“格美”路径及影响区域,评估在河南黄河流域是否具备暴雨产生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二是依靠流域内科学布设的地面雨量站网,对黄河流域8次较强的区域性降水过程进行密切监测,及时掌握伊洛河、沁河流域及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雨情发展态势,通过降雨与径流之间的转化规律,在实时精准监测“落地雨”的基础上,对洪水过程做出预报;三是依据水文观测数据、洪水预报模型、水库调度信息,及时准确地制作流域洪水测报并延伸洪水演进传导预报。6次计算花园口、夹河滩、高村、孙口洪水演进表,重点关注强降雨带来的大流量过程,对本站洪水进行精准测报的同时,向下游水文站或断面预报洪水演进信息,实现滚动传导预报,为科学会商部署、及时有效调度提供了超前精准的决策支持,确保以防御措施的确定性、前瞻性应对洪涝灾害的随机性、突发性。
数智赋能,及时掌握工情“汛”息。持续推进“五级四线”监测感知巡查指挥全覆盖;在下游典型河段开展“天空地河工”数据采集网络试点建设;汇聚5606道坝、53个滩区、858公里堤防的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业务数据,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提供全面、实时、精准、可靠的算据支撑。优化数字孪生六大系统之一“豫黄安澜”系统的河南黄河四预一体化平台,汇聚险情、水情、雨情、工情、坝岸监测、物资等业务数据,联合研发河南黄河洪水影响分析模型,实现洪水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模拟推演,尽可能延长洪水分析预报的预见期,提升河势工情研判的精准度。自研的工程安全指数动态评价预警系统,融合险工及控导工程多源异构信息,模拟坝前河势演变和水下河床冲刷发展过程,量化工程结构的安全系数,运用AI算法动态评估坝岸工程风险,提前预判工程险情,预置防护措施,掌握防汛抢险主动权。
巡查防守,“硬核”升级科技装备。充分利用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手段开展巡查,各类新型设备及数字孪生一体化系统在实战中全方位投入使用,成效不断显现。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石头”(工情险情监测预警系统)精准捕捉险情,为防汛抢险赢取先机,应用河道巡查预警机、飞潜一体化测量船、应急移动监测站等新型设备,全面掌握河道形态变化情况,并利用河南黄河四预一体化平台绘制数字河势图,为预筹防御措施、险情抢早抢小提供可靠依据;6支专业抢险队集结待命,每天2组抢险专家在岗待命,一线河务职工全部上岗到位,“河务通”APP贯通查险报险抢险全过程,自上线以来登录人次181万,采集数据1.68亿组,处理问题16万个,形成日志42万份,真正成为一线职工爱用愿用的“好帮手”、专家学者争相研究的“数据库”。
当前,黄河防汛正进入秋汛期,河南河务局将坚决扛牢防洪保安的天职,不断推进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天空地河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四预”平台、河务通APP等各项功能,让黄河防汛“耳聪目明”、更具“智慧”,助力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张泽晖 陶文彬 詹昌辉)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