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浩荡新征程,2023年,是河南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大踏步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他们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东风,蓄力腾飞;这一年,他们锚定美丽中国和幸福黄河建设的目标要求,靶向发力;这一年,他们沿着新时代治黄一线“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基四化”)建设道路,步伐坚定。
汴梁之北,大河之南。临近春节,笔者走进开封第一河务局柳园口工程管理班,宽敞明亮的庭院、规范整洁的办公区、舒适安心的生活区、配备齐全的文体设施,规范化、标准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幸福图景逐个徐徐展开,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如花般在一线职工们心中绽放……
小班组,大变化,柳园口管理工程班是新时代治黄一线“三基四化”建设成果的缩影。自“三基四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河南河务局相关部门、局属河务局和水管单位统筹协作、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奋力书写了治黄一线建设的新时代篇章。如今的河南黄河治黄一线,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基层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职工的职业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工程管理标准化“新机制”建立健全
无人机航拍下,博爱河务局白马沟工程管理班辖区的工程顶平坡顺、边界清晰,备防石排放整齐,坦石、根石规整平实,工程标志、标牌布局合理、美观牢固,行道林、防浪林规范整齐、郁郁葱葱。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着重强化标准化建设,一方面是重点抓好‘一土、一石、一草、一树、一路、一边界’这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开展工程经常检查、根石探测、防洪预案编制、维修养护、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事项,责任到岗到人,运行管理规范,工程安全正常运行。”
目前,河南河务局标准化管理正在强力推行,26家水管单位“三册一表一台账”和183个一线班组“班组运行管理标准化手册”编制全面完成,学习、管理、巡查等各项制度得到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开展,危险源清单、风险分级管控名册、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场所安全风险公告牌等安全风险公告警示机制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河南河务局评价工作顺利完成,评价工程361处,除评价时正在施工的工程外,完成率100%,提前一年半完成黄委确定的目标任务。10家水管单位申报的51处工程全部通过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工程运行更加安全,整体面貌大幅改善。
截至目前,全局共有26处班组通过“三基四化”建设考核验收;361处工程通过标准化管理河南河务局评价;孟州河务局、温县河务局、台前河务局等6家单位34处工程通过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创建率达77%,走在全国水利系统前列,堤防工程被水利部专家组誉为“绿色水上长城”。
基层建设规范化“新路子”全面谋划
濮阳第一河务局南上延控导管理班里,高标准建造的职工宿舍做到单人单间、独立卫浴,中央空调实现全覆盖,庭院内法桐树、桂花、红枫等景观树木及桃树、枣树、苹果树等果树在各类花草的点缀下相映成趣,还有配置齐全的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庭院风景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面貌一新,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规于矩,范于行。为实现一线班组建设规范化,河南河务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党旗映红幸福河”党建示范带“强细胞”工程深入班组,各级派驻88名青年干部担任一线班组“第一班长”、党小组组长,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班组日常管理得到规范,作风面貌得到提升,实现严重违纪零发生、违法犯罪零发生;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省局15个机关部门直接对接基层一线、开展帮扶工作,目前已完成60个班组的设施改造,创新型、知识型、生态型、民主型、温馨型、技能型、经营型等特色班组建设持续推进。
治黄业务信息化“新引擎”迅速点燃
黄河边寒风凛冽,原阳河务局毛庵工程管理班第一班长王坤坐在新建成的办公楼内,手机APP收到一条应用提醒:“视频监控识别工程16坝附近有人进入危险区域,请核实处理!”王坤利用视频监控大屏远程查看16坝情况,通过语音喊话劝阻游人远离河道,一起潜在的安全事件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消弭于无形。
该局引入了智能监控系统,通过预设的巡查路径,开展视频监控“一键巡河”。在工程12坝建设“高空瞭望”塔、配备无人机,构建人工巡查、视频监控巡查、无人机巡查等多种巡查模式,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安装高清夜视自记水尺,实现河道水位全天候自动化监测;重要坝垛安装电子围栏,自动识别涉水行为;搭建视频会商系统,配备智能头盔,实现基层指令直报和上级指令直达;建设坝岸监测系统,实现预警数据与“河务通”APP实时共享。
如今,信息化应用正持续融入一线日常工作,切实提升一线工作效率。截至目前,河南河务局监测感知体系中,新落实坝岸、穿堤建筑物等重点部位视频监控800余处、坝岸监测系统86处,配备无人机90余架、全天候河道巡查预警机2套,初步搭建全天候监测感知体系;治黄一线智慧化应用得到强化,“四预”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河务通APP全面覆盖6个市局26家水管单位,日均上线2100余人、巡查300余人次,成为应用范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覆盖业务最全面的黄河保护治理业务系统;治黄一线各类信息完成资源整合,1000余处监测信息接入全局统一系统,初步采集5606道坝垛基础数据录入预警系统,数据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建设数字孪生黄河(河南)创新实践基地,搭建开放研究平台,成立5个科技创新团队,联合治黄一线班组持续开展创新项目研究。
治黄一线现代化“新提升”扎实推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封第二河务局军张楼堤防工程管理班着力打造“创新和培训工作室”,成立了创新团队,依托创培中心打造的集动态化出险、自动化报险、机械化抢险于一体的动态坝垛模型展示,为创新成果转化、险情展示、机械化抢险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模型。通过创培工作室的带动,班组职工创新热情高涨,掀起了“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学习新技术”的良好氛围。
两年来,河南河务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一线班组深入开展创新活动,累计参与或开展创新项目300余项,获黄委奖项40余项,获水利部及以上奖项3项;打造全国先进工作者林喜才、中原大工匠张军等10处技师工作室,为基层技能人才树导向、搭平台、建机制。
大河奔流,昼夜不舍。新旧相推,日生不滞。2024年,河南河务局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殷殷嘱托,牢牢把握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高水平实现的“五高”总体要求,聚焦建设一流工程、打造一流管理、培育一流队伍、锻造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五个一流”,推动河南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实现蝶变跃升!(张泽晖)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