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了2023年第一批通过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工程名单,河南河务局本年度开展创建的台前河务局、中牟河务局、巩义河务局、荥阳河务局、孟州河务局、温县河务局6家水管单位申报工程通过水利部评价。
目前,河南河务局共有国家级水管单位(通过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20家,创建率达77%,居系统前列。
厚积薄发 “培土壅根”强基础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长久以来持续不断的扎实工作。
夯基础固本培元。近两年,河南河务局紧抓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发应用“河务通”APP,实现工程巡查数字化转型。按要求开展堤防隐患探测,按计划完成水闸安全鉴定,积极开展堤防安全评价,每年进行防洪工程汛前普查并完成问题整改,确保防洪工程安全运行。“国家级水管单位”“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水利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二级单位”,局属各水管单位的种种称号不仅象征着荣誉,更代表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的坚实基础。
定计划有序推进。上年末即确定2023年度标准化创建计划,本年度承担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创建任务的6家水管单位,认真对照评价标准,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落实节点,倒排工期、建立台账,确保创建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育人才强化保障。2023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周,即组织局属各河务局、供水局有关人员50余人,集中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培训。邀请专家深入解读《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办法》及评价标准,讲解标准化管理工作手册编制指南,指导标准化资料整编实务,邀请上年度已通过评价的水管单位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座谈,切实强化各单位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人才储备。
笃行不怠 “施水剪枝”促进展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各级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夙兴夜寐的团结拼搏。由于今年评价工作放在汛前开展,时间紧任务重,相关水管单位纷纷放弃了节假日与周末,单位全体职工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将创建工作高质量落实落地。
强化监督保质效。3月-4月,每周在河南河务局电子政务网站公示6家水管单位标准化管理创建进度,督促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逐项落实,确保创建进展。先后2轮前往标准化创建一线,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指导,保障各项工作方向不偏、焦点不散,确保创建质量。
勠力同心聚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上下各级同心同向,共同发力,各水管单位创建氛围浓烈,业务负责人驻守一线,干部职工工作热情饱满,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获得水利部专家组称赞。
一次评价一提升。省局评价、黄委评价、水利部评价,每次评价都是一次全面“会诊”,每次的评价结果就是一张张详尽的“诊断报告”,专家组的意见建议就是一副副精准的“祛病良方”。一次评价一次提升,经过一次次的“精准施治”,各单位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工程面貌不断提升。
互学互鉴齐头进。本次参评工程横跨黄河两岸,涵盖黄河、沁河,各水管单位基础状况差别明显。通过沟通交流,各水管单位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以不同的视角互相检视、查缺补漏,互帮互助,标准化管理水平共同提高。
经霜历暑 “花繁叶茂”结硕果
不畏苦寒,自得其芳。经过半年多的埋头苦干、真抓实干,6家水管单位防洪工程展现出了全新面貌。
精雕细琢提标准。强化工程精细化管理,防洪工程干净整洁、绿化完善,管理庭院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防汛仓库管理规范、井然有序,工程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生态文化映工程。高标准打造生态景观点、文化展示点,将“小景点”嵌入“大工程”,连点成线,以点带面,将河南黄河防洪工程建设成沿黄生态通道、黄河文化长廊,获水利部专家组高度肯定。
强化目标再提升。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下阶段工作目标,锚定树立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河南标杆的目标,深入推进河南黄河新时代治黄一线“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河南黄河治黄一线现代化管理水平。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河南河务局将充分总结本次标准化管理评价经验,持续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不断提高河南黄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更好助推河南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李尧)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