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黄河歌 一生传承情
——牛玉贞与黄河号子的非遗守护之旅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4-07-29

“唉啊,唉哦唉,一女者贤又良,唉唉唉唉唉,唉数孟哩姜呀吭,呀啊啊唉唉唉吭……”这是孟州河务局黄河号子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牛玉贞带领“黄河号子”传承小组向游客生动演绎黄河号子的场景。

1724753208270.jpg

黄河号子传承小组在黄河文化苑表演

“黄河号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远古时期黄河岸边辛勤劳作的先民。那时,在紧张、繁忙的抢险工地,在河道堤防工程、水利设施等施工时,河工们集体呼喊出的黄河号子,既是协调行动的指令,更是凝聚力量、提振士气的精神支柱。黄河号子,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份厚重遗产,不仅体现了黄河沿岸人民艰苦卓绝的劳动场景,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生动写照,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内涵,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注。

1724753240668.jpg

黄河号子排练场景

牛玉贞,今年71岁,是孟州河务局的一名退休职工,曾在治黄一线辛勤耕耘32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河号子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小在黄河岸边长大,对黄河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厚情感,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那些在黄河堤防施工现场挥汗如雨的父亲辈们,用浑厚有力的嗓音吟唱出的黄河号子,那旋律如同生命的脉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田。彼时,一个小小的心愿在他心底悄然萌发:有朝一日,他也要投身于修筑黄河大堤的伟大事业,将这股源自血脉的力量传承下去。1977年,他如愿加入修防工的队伍,浓烈的黄河情缘自此赓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以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深度运用于治黄领域,黄河岸边便不再响起铿锵有力的喊号声。此时,治黄工作跨越了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与“黄河号子”相适应的生产与生存模式业已消亡。“黄河号子”失去了生产实践的土壤,传承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那时候,我感觉到黄河号子这一民族瑰宝濒临失传,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痛惜之情,我下定决心,必须为守护与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牛玉贞动情地说。

老河工的逐渐老去,让黄河号子的失传,似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把黄河号子留在世间”成了牛玉贞的一个愿望。将一项快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艺术保存下来,并不容易。牛玉贞认为,要想将黄河号子传承、弘扬下去,就必须像工匠一样默默奉献,一点点搜集整理图像、音乐等各种资料,然后像工匠一样对其精雕细琢。

2005年,牛玉贞加入孟州河务局黄河号子挖掘整理小组,开始系统而严谨的黄河号子搜集与整理工作。“要揭开黄河号子的神秘面纱,重现其原始风貌,关键在于那些年事已高、饱经风霜的老河工们。”牛玉贞说。为寻找老河工,他跑遍了寺村、竹园村、陈湾村等多个沿河村子:“那个时候,我们大部分人还没有电话,只能凭借记忆一个村一个村地找。”

历经艰辛,孟州河务局召集到了十多位老河工。聆听他们口中传唱的曲调,记录下那些饱含岁月痕迹的歌词,力求真实、全面地还原黄河号子最原始、最纯粹的风貌。2007年3月5日,“黄河号子”入选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黄河号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河号子回到人们视野后,如何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一天籁之音,成了牛玉贞的当务之急。2009年退休后,牛玉贞全身心投入到黄河号子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中。他认为,黄河号子不仅是黄河文明熠熠生辉的瑰宝,更是维系历史与现代、个体与社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纽带。

“黄河号子作为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不应仅仅被封存于档案馆内,而应以鲜活的方式传承下去,实现真正的‘活态化’保护。”牛玉贞说。为还原黄河号子的原貌,牛玉贞和孟州河务局工作人员辗转多处寻觅、搜集了大量有关黄河号子的材料,包括唱词、曲调,还制作了老河工的演唱和访谈音像资料。

为实现“活态化”保护的目标,牛玉贞建议孟州河务局组建“黄河号子”传承小组,邀请到了作曲、舞蹈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黄河号子的现代改编与创作。经过4个月的多次录音、排练,最终创作出了孟州本土原生态节目《黄河号子》。2010年牛玉贞带领黄河号子非遗传承表演队参加治黄60周年文艺庆典、2020年参加治黄70周年文艺庆典、联合孟州市纪委监委精心拍摄《黄河号子》电视专题片,多次赴社会展演,充分展现孟州黄河厚重文化底蕴。牛玉贞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第四代黄河号子传承人,登上了这个令他“梦寐以求”的舞台。

1724753369919.jpg

黄河号子非遗传承表演队参加治黄70周年文艺庆典

将黄河号子传承下去,对于牛玉贞而言,是他一生的夙愿也是他深深的眷恋。“我在孟州河务局工作30余年,大半辈子与黄河打交道,让我对黄河、黄河大堤上的紧张劳动场面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特别是成千上万人浩浩荡荡奋战在黄河大堤上的景象,号子声此起彼伏,或激昂,或高亢,或豪迈,或哀怨,甚至缠绵,都深深地刻在牛玉贞的记忆里。

2023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远方的家》系列节目《天下黄河》摄制组走进孟州,孟州河务局“黄河号子”传承小组成员,在牛玉贞的带领下,动作协调、节奏统一,向记者上演了具有孟州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黄河号子”,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黄河号子乃至整个黄河文化保护工作的广泛关注与深度思考。

1724753407493.jpg

《天下黄河》摄制组走进孟州

面对荣誉与赞誉,牛玉贞始终保持着谦逊与淡然。他说:“黄河号子是黄河给予我们的宝贵馈赠,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黄河儿女,有幸能为这份遗产的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但我知道,真正的传承不在个人,而在集体,在每一个热爱黄河、珍视文化、勇于担当的中国人身上。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黄河号子定能在新的时代浪潮中,奏响更加激昂、更加动人的华章。”

牛玉贞的故事,犹如黄河般源远流长,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黄河号子的执着热爱与坚定信念,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谱写了华美的篇章。他的精神,如同黄河号子那般,激昂、坚韧、生生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黄河儿女,守护好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让黄河号子的旋律在新时代的天空下,永远嘹亮、永远激荡。(郭艳霞 贾祯林)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