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焦作历史悠久,这里有黄河文化第一乡——武陟,有新中国水利史上的神来之笔——杨庄改道工程,有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四大怀药……黄河两岸,留存着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
生生不息 规划设计绽光彩
焦作河务局着手顶层设计,出台《焦作黄河文化建设三年(2023—2025)行动方案》,清晰划定2023年19项任务、2024年7项任务、2025年5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系统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黄河堤防零公里文化长廊
目前,该局已建立焦作黄河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成立黄河文化专家智库,组织各县局编纂黄沁河志书,出版《河南黄河故事·焦作卷》《最后的河兵》。制作发行黄河文化珍藏邮册,拍摄《万里黄河在焦作》形象宣传片;继《焦作黄河志》后,《长缨缚波——焦作黄沁河2021年罕见长汛实录》再度荣获焦作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建设沁河文化馆、孟州黄河左岸零公里堤防文化长廊等一批文化项目。在焦作黄河文化三年行动方案的推进下,焦作黄河文化正在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以面扩体的建设着。
扎根沃土 依托工程树形象
漫步在焦作黄河畔,除了岸绿景美,飞鸟翔集,可以看到游人如织的沁河小瀑布,游客在整齐的堤防行道林下休憩,徜徉在治河工程文化、黄河历史文化的展览中,在集工程、文化、生态等为一体的亮点工程中放松身心。焦作河务局推进沁河历史文化综合展示厅、余会治黄方略文化园建设,建成大樊堵口纪念广场、沁阳马铺抢险文化园等文化项目。
孟州开仪黄河文化苑
沁河杨庄改道纪念亭
2023年端午节期间,武陟推出“嘉应观景区—人民胜利渠—御坝黄河文化研学营地—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沁河口—沁河杨庄改道纪念亭—老龙湾险工文化园”游览线路,可以在人民胜利渠聆听浩瀚之音,在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眺望一桥飞架南北的雄姿,在杨庄改道处感受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治河魄力。目前,孟州开仪黄河文化苑、沁河杨庄改道纪念亭文化展览馆被水利部认定为首批治黄工程与黄河文化融合示范点,被黄委认定为首批治黄工程与黄河文化融合示范工程。
千里研学 讲述黄河新故事
黄河文化主题活动,对于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沿黄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领略沿黄两岸焕发的生机活力。孟州黄河开仪控导工程、武陟沁河杨庄改道工程获评河南首批“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实践基地。
焦作黄河文化研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该局积极利用新媒体,在线上线下同时打造焦作黄河文化品牌——“小水滴”,讲述黄河水与黄河人的互动情怀。与《焦作晚报》联合策划开展“百年风华看黄河 小水滴黄河行”大型文化主题系列采访活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目前正与焦作文旅部门结合,力争形成焦作黄河文化集群效应,将人民胜利渠、嘉应观、南水北调渠、温孟滩、开仪黄河文化苑等景点连接起来,发挥集群优势,打造成精品研学线路,树立焦作黄河文化品牌形象。
枝繁叶茂 宣传矩阵展风华
焦作河务局的黄河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河堤上、纪念馆、网络上,更体现在一本本的志书、一套套的刊物中。2023年,该局联合“三黄”杂志社推出《河润怀川——焦作黄河文化专刊》,围绕“怀川访古”“黄沁胜迹”“岁月沧桑”“踵事增华”等四个栏目,全面反映焦作黄河文化资源与发展现状。
焦作黄河文化专刊
该局围绕全年的重点工作,为黄河文化出亮点、强宣传,组织专项宣传活动。2023年围绕全局“30项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奋进2023”主题征文、摄影、短视频大赛,与焦作市文联共同举办“黄河润怀川诗歌大赛”,进一步扩大焦作黄河文化影响力。2024年,焦作黄河的文化宣传将以短视频比赛的方式呈现出更加生动、全面、立体的新面貌。编制《焦作黄河文化遗产名录》,推进沁河(史公堤)古堤防文化遗址建设,使水工程和水文化相得益彰。
历怀川,访古迹,读黄河。以文润河,以史兴河,乘势而上,为焦作黄河故事续写崭新篇章。(郑方圆)
责任编辑:康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