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黄河文化遗迹:中牟杨桥河神祠

河南黄河网 http://hnb.yrcc.gov.cn 时间:2023-08-14 来源:阿几书会公众号

黄河亘古以来自西向东流,数十万年间与人类休戚与共,人们对黄河敬畏,黄河之神的传说就在这种复杂矛盾的情绪中萌生。到后来,随着黄河泛滥加剧,对国计民生影响日益深刻,黄河流域两岸人民对黄河河神的祭祀崇拜也更加频繁。为祭祀河神,古中原人建了许多河神祠庙。明清之时,中原黄河边,几乎村村建有河神祠,家家烧香供河神。

1692007135968.jpg

杨桥河神祠

杨桥河神祠位于中牟县杨桥村东北部,紧邻黄河大堤。据民国24年(1935)《中牟县志》记载,清乾隆皇帝亲自为该河神祠书写碑记——“河神庙,在杨桥,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十一月奉敕建,有御制碑文碑阴镌御制诗,庙宇三十间仍存。”

说起杨桥河神祠,就不能不说发生在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黄河决口事件。据记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七月十七至十九日,大风雨,黄河水陡涨,决中牟杨桥大堤,始决六十丈,后溃至二百六十余丈。中牟县及其附近的村镇都成了水乡泽国,灾民哭号连天,饿殍遍地,尸骨遍野,其状惨不忍睹。乾隆帝闻之,急命钦差大臣大学士刘统勋和协办大学士兆惠,以及黄河河督张师载和河南巡抚胡宝泉等亲临杨桥境内的黄河决口处,招募民工堵塞黄河决口。从九月一日开始,到十二月一日合龙,历时三个月。这次堵塞黄河决口共征用民工4万人,花费官银30万两。

1692007108109.jpg

河神祠前乾隆御碑

这次河决和堵口在中牟民间流传下来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刘统勋和党得柱(挡得住)的传说。据传,刘统勋到任后,征集民工四万人,又调江南河督工匠协助,运物运料,昼夜不停施工。可经近三个月苦战,口门仍不能复。这时刘统勋心急火燎,日不思食,夜不能寐。杨桥口不复,如何向皇上复命。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很好休息,一天夜里,刘统勋过度疲乏,在督河工棚歇息,坐着似睡非睡,有一白发老人近前发话:“刘统勋你若想堵住杨桥口,必须用党得柱”他未及细问,老人已飘然而去。刘统勋猛醒,一身冷汗,反复回忆刚才的梦语,老者是谁?党得柱在哪里?第二天,刘统勋亲带人到处查找此人,一天未果。即将日落黄昏,在河南岸堤旁,突然听到一农妇喊,得柱还不回家吃饭。此时,有一少年应了一声,便随妇人回家。刘统勋紧跟其后问其姓氏,少年答曰,姓党,名得柱。刘统勋大喜,莫非这正是本官所寻之人?

第二天,刘大人急领得柱到决口的坝头上,督工堵口。此时风紧浪急,到处是人山人海,数捆垛推进口门,都被大浪冲走,刘大人急得眼红。猛然一阵风将刘大人官帽吹进水中,党得柱急忙下水捡冠,被一浪打入口门。这时,不见党得柱,只见急流处露出一只磨盘大的巨掌,官帽在水中打转。刘统勋不顾一切,不停大喊:“赶快合龙,快合龙。”经数小时苦战,杨桥口门终被堵复,黄河大流归为故道。

4.jpg

刘统勋画像

杨桥决口堵复后,召开庆功会、唱大戏祝贺。党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党得柱,以后生活无着落,刘统勋从河工中提取一笔银两抚恤党母,使她后半生生活得以圆满解决。

这次堵塞黄河决口规模宏大,盛况空前,而且大家同心协力,精诚团结,感人肺腑之事层出不穷,体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动人内涵。乾隆皇帝为此也感慨良多、感动不已。乾隆帝“申为民报祈之意”,传旨在杨桥建盖河神庙,并颁额放牌,亲书河神庙碑记和杨桥口合合诗。祠内建有御碑亭,碑高八尺,阳面镌刻河工及建河神祠事,阴面镌刻乾隆帝亲赋《豫河志事诗》三首,碑座系石龟图形,以示镇服河患,后人称此碑为乾隆御碑。

1692007078521.jpg

乾隆御碑

据传,该河神祠建成之后,当地的官员和中牟县的百姓常常来这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每逢初一、十五都演戏以祭河神。

1938年,黄河再次决口的时候,河神庙及其碑都淹没于洪水之中,经过后人寻找,原立于杨桥村河神祠内高250厘米、宽100厘米、厚26厘米的乾隆御碑,现被保存于郑州黄河博物馆内。碑座石龟立于杨桥,有身无头。前些年,专家技术人员对碑身进行了重塑,又唤起了那段人民治黄记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我们需要继承发扬前人的治水精神,汲取前人的治水经验,强化水患治理,科学保护和开发,努力做到科学治水,使水利建设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保护好流域生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白明亮)